《樂苑》:“商調曲”。一名《宮中調笑》。白居易詩“打嫌調笑易”,自注:“調笑,拋打曲名也。”戴叔倫詞名《轉應曲》,馮延巳詞名《三臺令》,與宋詞《調笑令》不同。
又名《古調笑》、《宮中調笑》、《調嘯詞》、《轉應曲》。《樂苑》入“雙調”。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打嫌《調笑》易,飲訝《卷波》遲。”自注:“拋打曲有《調笑令》,飲酒曲有《卷白波》。”三十二字,四仄韻,兩平韻,兩疊韻。平仄韻遞轉,難在平韻再轉仄韻時,二言疊句必須用上六言的最后兩字倒轉為之,所以又名《轉應曲》。唐詞格式全同,惟句中平仄頗多出入,茲以韋應物一首為準,于舉例中兼采王建、戴叔倫諸作,藉資比較。北宋以后,多用不轉韻格。三十八字,七仄韻,聯章成“轉踏”,藉以演唱故事。茲附列為變格。
古調笑(欽譜)簡介
《樂苑》:“商調曲”。一名《宮中調笑》。白居易詩“打嫌調笑易”,自注:“調笑,拋打曲名也。”戴叔倫詞名《轉應曲》,馮延巳詞名《三臺令》,與宋詞《調笑令》不同。
古調笑(欽譜) 格律一 單調三十二字,八句四仄韻、兩平韻、兩疊韻 王建
蝴蝶 蝴蝶 飛上金枝玉葉 君前對舞春風 百葉桃花樹紅 紅樹 紅樹 燕語鶯啼日暮
平仄仄韻平仄疊中中中平中仄韻中中中中中平平韻中中中中仄平韻平仄換仄韻平仄疊中中中平中仄韻
此詞凡三換韻。起用疊句,第六、七句即倒疊第五句末二字轉以應之。戴叔倫所謂轉應者,意蓋取此。
按此調王建詞四首,韋應物詞二首,戴叔倫詞一首,馮延巳詞三首。其第一、二句,第六、七句,平仄皆同,惟第三句,王詞別首“美人并來遮面”,“美”字、“并”字俱仄聲,“遮”字平聲。第四句,馮詞“日斜柳暗花蔫”,“日”字仄聲。戴詞“山北山南雪晴”,“北”字、“雪”字俱仄聲,“山”、“南”二字俱平聲。第五句,王詞別首“商人少婦斷腸”,“商”、“人”二字俱平聲,“少”、“婦”二字仄聲。結句,戴詞“蘆笳一聲愁絕”,“蘆”字、“笳”字、“愁”字俱平聲,“一”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但唐人制調,審音必精,其平仄不同,自中律呂,填者或擇一體宗之,更為嚴謹也。
古調笑(龍譜)簡介
又名《古調笑》、《宮中調笑》、《調嘯詞》、《轉應曲》。《樂苑》入“雙調”。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打嫌《調笑》易,飲訝《卷波》遲。”自注:“拋打曲有《調笑令》,飲酒曲有《卷白波》。”三十二字,四仄韻,兩平韻,兩疊韻。平仄韻遞轉,難在平韻再轉仄韻時,二言疊句必須用上六言的最后兩字倒轉為之,所以又名《轉應曲》。唐詞格式全同,惟句中平仄頗多出入,茲以韋應物一首為準,于舉例中兼采王建、戴叔倫諸作,藉資比較。北宋以后,多用不轉韻格。三十八字,七仄韻,聯章成“轉踏”,藉以演唱故事。茲附列為變格。
調笑令 定格 韋應物
河漢 河漢 曉掛秋城漫漫 愁人起望相思 江南塞北別離 離別 離別 河漢雖同路絕
平仄仄韻平仄疊仄仄平平仄仄韻平平仄仄平平平韻平平仄仄仄平韻平仄換仄韻平仄疊平仄平平仄仄韻
古調笑(龍譜) 格律二 變格 晁補之
腸斷 越江岸 越女江頭紗自浣 天然玉貌鉛紅淺 自弄芙蓉日晚 紫騮嘶去猶回盼 笑入荷花不見
平仄韻仄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中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中仄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