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雞漫志》:“《甘州》,仙呂調,有曲破,有八聲,有慢,有令。”按此調前后段八韻,故名“八聲”,乃慢詞也,與《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詞不同。《樂章集》亦注“仙呂調”。周密詞名《甘州》。張炎詞因柳詞有“對蕭蕭暮雨灑江天”句,更名《蕭蕭雨》。白樸詞名《宴瑤池》。
簡稱《甘州》。唐邊塞曲。據王灼《碧雞漫志》卷三:“《甘州》世不見,今‘仙呂調’有曲破,有八聲慢,有令,而‘中呂調’有《象八聲甘州》,他宮調不見也。凡大曲就本宮調制引、序、慢、近、令,蓋度曲者常態。若《象八聲甘州》,即是用其法于‘中呂調’。”今所傳《八聲甘州》,《樂章集》入“仙呂調”。因全詞共八韻,故稱“八聲”。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韻。亦有首句增一韻者。
八聲甘州(欽譜)簡介
《碧雞漫志》:“《甘州》,仙呂調,有曲破,有八聲,有慢,有令。”按此調前后段八韻,故名“八聲”,乃慢詞也,與《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詞不同。《樂章集》亦注“仙呂調”。周密詞名《甘州》。張炎詞因柳詞有“對蕭蕭暮雨灑江天”句,更名《蕭蕭雨》。白樸詞名《宴瑤池》。
八聲甘州(欽譜) 格律一 雙調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韻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凄緊 關河冷落 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 苒苒物華休
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句中中仄平平韻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句中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韻
此調以此詞為正體,若張詞之添聲,劉過以下五詞之減字,皆變體也。
按此詞后段第六句作上三下四句法,宋詞俱照此填,惟程垓詞“縱使梁園賦猶在”句法異,注明不另錄。
周密詞前段起二句“漸萋萋芳草綠江南,輕暉弄春容”,“芳”字平聲。后段起句“還是春光夢曉”,“還”字平聲。譜內可平據此,其馀平仄悉參所采六詞。
蕭詞前段起句“可憐生飄零到酴醾”,“零”字平聲。鄭詞后段第四句“賴東君能容”,“容”字平聲,與諸家不同,此自成一體,譜內不注可平。
八聲甘州(欽譜) 格律二 雙調九十七字,前段九句五平韻,后段九句四平韻 張炎
記玉關踏雪事清游 寒氣脆貂裘 傍枯林古道 長河飲馬 此意悠悠 短夢依然江表 老淚灑西州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韻
此與柳詞同,惟前段起句押韻異。
八聲甘州(欽譜) 格律三 雙調九十五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后段九句四平韻 劉過
問紫巖去后漢公卿 不知幾貂蟬 誰能借留侯箸 著祖生鞭 依舊塵沙萬里 河洛黯風煙 誰識道山客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句仄平仄平平韻平平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仄句
此與柳詞同,惟前段第三、四句減三字作六字一句,后段第八句添一字作八字句異。
八聲甘州(欽譜) 格律四 雙調九十五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韻 湯恢
摘青梅薦酒 甚殘寒 猶怯苧蘿衣 正柳腴花瘦 綠云冉冉 紅雪霏霏 隔屋秦箏依約 誰品春詞
仄平平仄仄句仄平平讀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句仄平仄仄句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韻
此與柳詞同,惟前段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八字,第七句減一字作四字句,后段第五句亦減一字作四字句異。
八聲甘州(欽譜) 格律五 雙調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韻,后段十句四平韻 蕭列
可憐生 飄零到酴醾 依然舊銷魂 殘春幾許 風風雨雨 客里又黃昏 無奈一江煙霧 腥浪卷河豚
仄平平讀平平仄平平句平平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韻
此亦與柳詞同,惟前段第三句減一字,第五句添一字,后段第六、七句減二字作五字一句、四字兩句異。
八聲甘州(欽譜) 格律六 雙調九十八字,前段九句五平韻,后段九句四平韻 姚云文
卷絲絲 雨織半晴天 棹歌發清舷 甚蒼虬怒躍 靈鼉急吼 云涌平川 樓外榴裙幾點 描破綠楊煙
仄平平讀仄仄仄平平韻仄平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韻
此亦與柳詞同,惟前段起句八字添一韻,與張炎“記玉關”詞同。后段起句四字,第二句七字,第七句九字添一襯字異。
八聲甘州(欽譜) 格律七 雙調九十六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韻 鄭子玉
漸鶯聲近也 探年芳 河畔扼輕輪 旋東風染綠 綿綿平野 無際煙春 最苦夕陽天外 愁損倚闌人
仄平平仄仄句仄平平讀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韻
此亦與柳詞同,惟后段第七句減一字作七字拗句異。
八聲甘州(龍譜)簡介
簡稱《甘州》。唐邊塞曲。據王灼《碧雞漫志》卷三:“《甘州》世不見,今‘仙呂調’有曲破,有八聲慢,有令,而‘中呂調’有《象八聲甘州》,他宮調不見也。凡大曲就本宮調制引、序、慢、近、令,蓋度曲者常態。若《象八聲甘州》,即是用其法于‘中呂調’。”今所傳《八聲甘州》,《樂章集》入“仙呂調”。因全詞共八韻,故稱“八聲”。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韻。亦有首句增一韻者。
八聲甘州(龍譜) 格律一 定格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凄緊 關河冷落 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 苒苒物華休
仄中平仄仄仄平平句中中仄平平韻仄平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句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韻
結尾倒數第二句是特殊句法,中間兩字多相連屬。又諸領格字并宜用去聲。前片一、二句亦有作上五、下八者,亦有首句不用領格字,于第三字豆,結尾倒數第二句不用特殊句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