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龍的成語 (68個)

    61

    不辨

    成語拼音:
    bù biàn lóng shé
    成語解釋:
    辨:辨別,明察。是是蛇不加分辨。形容不分優劣,不識好壞
    成語出處:
    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二折:“如今那憲臺疏亂滾滾當路豺狼,選法弊絮叨叨請俸日月,禹門深眼睜睜不辨蛇。”
    62

    虎踞

    成語拼音:
    hǔ jù lóng pán
    成語解釋:
    形容地勢雄偉險要。同“虎踞盤”。
    成語出處:
    宋 辛棄疾《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詞:“虎踞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
    63

    虎據

    成語拼音:
    hǔ jù lóng pán
    成語解釋:
    形容地勢雄偉險要。同“虎踞盤”。
    成語出處:
    北周 庚信《哀江南賦》:“昔之虎據蟠,加以黃旗紫氣;莫不隨狐兔而窟穴,與風塵而殄悴。”
    64

    虎窟

    成語拼音:
    hǔ kū lóng tán
    成語解釋:
    窟:洞穴;潭:深水池。居住的深水潭,虎棲身的巢穴。比喻極其兇險的地方。
    成語出處:
    元 汪元亨《沉醉東風 歸田》:“怕筑成傳說墻,愁扳折朱云檻,急跳出虎窟潭。”
    65

    虎略

    成語拼音:
    hǔ lüè lóng tāo
    成語解釋:
    略:指傳說中黃石公所撰的《三略》。韜:指《六韜》。《三略》、《六韜》是古代兵書。泛指兵書、兵法,也指兵家權謀。
    成語出處:
    明·劉基《悲杭城》詩:“一朝奔迸各西東,玉斝金杯散蓬蓽。清都太微天聽高,虎略韜緘石室。”
    66

    虎跳

    成語拼音:
    hǔ tiào lóng ná
    成語解釋:
    拿:取。像老虎那樣跳躍,像那樣伸爪抓取。形容人身手敏捷或激烈搏斗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8回:“就是他帳下那班奔走的健兒,也是一個個有……虎跳拿之技。”
    67

    虎臥

    成語拼音:
    hǔ wò lóng tiào
    成語解釋:
    形容字勢雄渾超逸。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袁昂《評書》:“王右軍書,字勢雄強,如跳天門,虎臥鳳閣,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
    68

    虎穴

    成語拼音:
    hǔ xué lóng tán
    成語解釋:
    潛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極險惡的地方。
    成語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70回:“抵住孔宣的刀。二將又戰在虎穴潭之中。”
    * 第三個字是龍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