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無的成語 (743個)
-
501
無偏無陂
- 成語拼音:
- wú piān wú bēi
- 成語解釋:
- 不偏向;不邪曲。
- 成語出處:
- 《尚書·洪范》:“無偏無陂,遵王之義。”
-
502
無偏無黨
- 成語拼音:
- wú piān wú dǎng
- 成語解釋:
- 偏:不公正;黨:偏私。形容處事公正,沒有偏向。
- 成語出處:
- 《尚書 洪范》:“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
503
無憑無據
- 成語拼音:
- wú píng wú jù
- 成語解釋:
- 沒有憑證和根據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六回:“只要夢翁把用他的錢給了他,其余無憑無據的事,也斷不能容他放肆。”
-
504
無偏無頗
- 成語拼音:
- wú piān wú pō
- 成語解釋:
- 見“無偏無陂”。
- 成語出處:
- 漢·王符《潛夫記·釋難》:“無偏無頗,親疏同也。”
-
505
無偏無倚
- 成語拼音:
- wú piān wú yǐ
- 成語解釋:
- 謂筆直而無偏斜。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當中卻有一條無偏無倚的蕩平大路。”
-
506
無情無彩
- 成語拼音:
- wú qíng wú cǎi
- 成語解釋:
- 猶無精打彩。
- 成語出處:
- 《白雪遺音·馬頭調·一輪明月》:“又聽的,寒風吹送鴻雁來。似俺這獨自一個無情無彩。”
-
507
無親無故
- 成語拼音:
- wú qīn wú gù
- 成語解釋:
- 沒有親屬和故舊。形容孤單。
- 成語出處:
- 曹禺《雷雨》第二幕:“她一個單身人,無親無故,帶著一個孩子在外鄉,什么都做。”
-
508
無牽無掛
- 成語拼音:
- wú qiān wú guà
- 成語解釋:
- 形容沒有拖累;非常放心。
- 成語出處:
-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61回:“北俠原是無牽無掛之人,不能推辭,同上茉花村去了。”
-
509
無千無萬
- 成語拼音:
- wú qiān wú wàn
- 成語解釋:
- 謂不計其數;極多。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楊提轄,且住!你聽我說:我在東京太師府里做奶公時,門下官軍,見了無千無萬,都向著我喏喏連聲。”
-
510
無情無緒
- 成語拼音:
- wú qíng wú xù
- 成語解釋:
- 沒有心思,苦悶無聊。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姐姐往常不曾如此無情無緒。”
-
511
無情無義
- 成語拼音:
- wú qíng wú yì
- 成語解釋:
- 沒有一點情義。形容冷酷無情。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你直如此狠毒,也被人笑話,說你無情無義。”
-
512
無拳無勇
- 成語拼音:
- wú quán wú yǒng
- 成語解釋:
- 沒有力量和勇氣。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巧言》:“無拳無勇,職為亂階。”
-
513
魏鵲無枝
- 成語拼音:
- wèi què wú zhī
- 成語解釋:
- 喻賢才無所依存。語本三國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 成語出處:
- 語出三國·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
514
文人無行
- 成語拼音:
- wén rén wú xíng
- 成語解釋:
- 喜歡玩弄文字的人,品行常常不端正。
- 成語出處:
- 明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文人無行,信乎?”
-
515
往日無冤,近日無仇
- 成語拼音:
- wǎng rì wú yuān,jìn rì wú chóu
- 成語解釋:
- 俗語。指從未有過冤仇
- 成語出處:
-
516
無是無非
- 成語拼音:
- wú shì wú fēi
- 成語解釋:
- 沒有是與不是。比喻空閑沒有事情
- 成語出處:
- 元·貫石屏《村里迓鼓·隱逸》曲:“冷清清無是無非誦《南華》,就里乾坤大。”
-
517
萬壽無疆
- 成語拼音:
- wàn shòu wú jiāng
- 成語解釋:
- 疆:界限。萬年長壽,永遠生存。用于祝人長壽。
- 成語出處:
- 《詩經 豳風 七月》:“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
518
萬世無疆
- 成語拼音:
- wàn shì wú jiā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年代久遠。
- 成語出處:
- 《書 太甲中》:“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終厥德,實萬世無疆之休。”
-
519
無束無拘
- 成語拼音:
- wú shù wú jū
- 成語解釋:
- 見“無拘無束”。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5回:“你看這荒郊野外,走馬射箭,舞劍掄槍,無束無拘,多少快活。”
-
520
無聲無色
- 成語拼音:
- wú shēng wú sè
- 成語解釋:
- 沒有聲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動人。
- 成語出處:
- 《新華月報》1965年第9期:“影片并沒有真實地反映這場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而把它寫得冷冷清清,無聲無色。”
* 第三個字是無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