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效的成語 (9個)
-
1
東家效顰
- 成語拼音:
- dōng jiā xiào pín
- 成語解釋:
- 見“東施效顰”。
- 成語出處:
- 參見“東施效顰”。
-
2
東施效顰
- 成語拼音:
- dōng shī xiào pín
- 成語解釋:
-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顯得更美。鄰里丑女(后稱東施);機械地模仿;也皺起眉頭;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效:模仿;顰:皺眉頭)。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
3
窺伺效慕
- 成語拼音:
- kuī sì xiào mù
- 成語解釋:
- 窺:從小孔中偷看;伺:探察。偷看觀察而仿效
- 成語出處:
- 唐·柳宗元《種樹郭櫜駝傳》:“視駝所種樹,或遷徙,無不活,且碩茂,蚤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
4
臨危效命
- 成語拼音:
- lín wēi xiào mìng
- 成語解釋:
- 效:獻出。面對危難,勇于獻出自己生命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謝復龍圖閣直學士表》:“徒因學古之勤,粗識事君之節,茍臨危效命,尚當不顧以奮身,況為善無傷,何憚竭忠而報國。”
-
5
納忠效信
- 成語拼音:
- nà zhōng xiào xìn
- 成語解釋:
- 納;獻納;效:獻出。獻出忠心和諍言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報任安書》:“上之不能納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譽,自結明主。”
-
6
去逆效順
- 成語拼音:
- qù nì xiào shùn
- 成語解釋:
- 逆:違背。脫離叛逆者,效法忠于國家的人
- 成語出處:
- 唐·陸贄《招諭淮西將吏詔》:“如能去逆效順,因事建功,明設科條,以示褒勸。”
-
7
群起效尤
- 成語拼音:
- qún qǐ xiào yóu
- 成語解釋:
- 大家一起向壞的學習。
- 成語出處:
- 《二度梅全傳》:“恐此子效尤,干那結交權黨,勢壓班僚,喪失名節的事,豈不辱我一門清白?”
-
8
尤而效之
- 成語拼音:
- yóu ér xiào zhī
- 成語解釋:
- 謂明知其為錯誤而有意仿效之。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
9
以儆效尤
- 成語拼音:
- yǐ jǐng xiào yóu
- 成語解釋:
- 儆:告誡;警戒;效尤:效仿過錯;學人家做壞事。用對某些壞人壞事的懲罰來警戒那些學著做壞事的人。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二十一年》:“鄭伯效尤,其亦將有咎!”
* 第三個字是效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