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抵的成語 (14個)
-
1
乘間抵隙
- 成語拼音:
- chéng jiān dǐ xì
- 成語解釋:
- 趁機鉆空子。
- 成語出處:
- 清·黃遵憲《駁革命書》:“于是浮浪之士,失職這徒,乘間抵隙。”
-
2
乘險抵巇
- 成語拼音:
- chéng xiǎn dǐ yōu
- 成語解釋:
- 冒險鉆空子。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劉棲楚傳》:“然其性詭激,敢為怪行,乘險抵巇,若無顧藉。‘
-
3
當門抵戶
- 成語拼音:
- dāng mén dǐ hù
- 成語解釋:
- 指撐持門戶。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5卷:“他兩人沒有嬤嬤,只是盼奴當門抵戶。”
-
4
捐金抵璧
- 成語拼音:
- juān jīn dǐ bì
- 成語解釋:
- 謂不重財物。語本晉葛洪《抱樸子·安貧》:“上智不貴難得之財,故唐虞捐金而抵璧。”
- 成語出處:
- 語本晉·葛洪《抱樸子·安貧》:“上智不貴難得之財,故唐虞捐金而抵璧。”
-
5
家書抵萬金
- 成語拼音:
- jiā shū dǐ wàn jīn
- 成語解釋:
- 比喻家信的珍貴。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春望》詩:“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
6
矢口抵賴
- 成語拼音:
- shǐ kǒu dǐ lài
- 成語解釋:
- 一口咬定,死不承認。
- 成語出處:
- 葉兆言《花煞》第一卷第一章:“裕順嚇了一跳,連忙矢口抵賴,咬定絕無此事。”
-
7
伺瑕抵隙
- 成語拼音:
- sì xiá dǐ xì
- 成語解釋:
- 指尋釁生事。同“伺瑕導蠙”。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自傳》:“習于舊污者,視民主政治為仇讎,伺瑕抵隙,思中傷之為快。”
-
8
投間抵隙
- 成語拼音:
- tóu jiān dǐ xì
- 成語解釋:
- 同“投隙抵巇”。
- 成語出處:
- 清·陳田《明詩紀事丁簽》:“此輩投間抵隙,誣上行私,一言一笑,都有機關;一止一行,揣知上意。”
-
9
投隙抵罅
- 成語拼音:
- tóu xì dǐ xià
- 成語解釋:
- 見“投隙抵巇”。
- 成語出處:
- 明·高啟《評史·李泌》:“蓋小人懷傾險之情,挾奸亂之術,居人父子間,投隙抵罅,常幸有其事,以茍一切之富貴。”
-
10
投隙抵巇
- 成語拼音:
- tóu xì dǐ yín
- 成語解釋:
- 謂伺機鉆營。
- 成語出處:
- 宋·秦觀《朋黨上策》:“君子信道篤,自知明,不肯偷為一切之計。小人投隙抵巇,無所不至也。”
-
11
揚眉抵掌
- 成語拼音:
- yáng méi dǐ zhǎng
- 成語解釋:
- 抵掌:雙掌合在一起。揚起眉毛,雙掌合在一起。非常喜悅、珍惜的神態
- 成語出處:
- 《梁書·任昉傳》:“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揚眉抵掌。”
-
12
以玉抵鵲
- 成語拼音:
- yǐ yù dǐ què
- 成語解釋:
- 漢桓寬《鹽鐵論·崇禮》:“南越以孔雀珥門戶,昆山之旁以玉璞抵烏鵲。”抵,拋擲。后以“以玉抵鵲”比喻有珍貴之物而不知愛重。
- 成語出處:
- 漢·桓寬《鹽鐵論·崇禮》:“南越以孔雀珥門戶,昆山之旁以玉璞抵烏鵲。”
-
13
以玉抵烏
- 成語拼音:
- yǐ yù dǐ wū
- 成語解釋:
- 見“以玉抵鵲”。
- 成語出處:
- 北齊·劉晝《新論·辯施》:“昆山之下,以玉抵烏;彭蠡之濱,以魚食犬,而人不愛者,非性輕財,所豐故也。”
-
14
自相抵牾
- 成語拼音:
- zì xiāng dǐ wǔ
- 成語解釋:
- 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后抵觸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答夢庵》:“夢庵既以聲聞緣覺與大乘菩薩有悲觀樂觀之分,而復言佛法無二、何自相抵牾至此!”
* 第三個字是抵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