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夕的成語 (33個)
-
21
晨提夕命
- 成語拼音:
- chén tí xī mìng
- 成語解釋:
- 猶言朝夕教誨。
- 成語出處:
- 明·陳子龍《應本序》:“子龍得備吏于越,得侍先生左右,晨提夕命者且三載,又豈易遇哉!”
-
22
日乾夕惕
- 成語拼音:
- rì qián xī tì
- 成語解釋:
- 形容自早至晚勤奮謹慎,不敢懈怠。乾乾,自強不息貌;惕,小心謹慎。
- 成語出處:
- 語出《易 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
23
寅憂夕惕
- 成語拼音:
- yín yōu xī tì
- 成語解釋:
- 寅:寅時,泛指早晨;惕:擔心。多指執政者憂心忡忡,早晚提心吊膽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明帝紀》:“仰系鴻丕,顧臨兆民,永懷先構,若履春冰,寅憂夕惕,罔識攸濟。”
-
24
朝出夕改
- 成語拼音:
- zhāo chū xī gǎi
- 成語解釋:
- 朝:早晨。早晨頒布的政令晚上就更改。形容政令無常,局勢混亂
- 成語出處:
- 《周書·權景宣傳》:“而景宣以任遇隆重,遂驕傲恣縱,多自矜伐,兼納賄貨,指麾節度,朝出夕改。”
-
25
朝成夕毀
- 成語拼音:
- zhāo chéng xī huǐ
- 成語解釋:
- 形容翻新之速。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御試制科策》;“后宮之費不下一敵國,金玉錦繡之工,日作而不息,朝成夕毀,務以相新。”
-
26
朝發夕至
- 成語拼音:
- zhāo fā xī zhì
- 成語解釋:
- 早上出發;晚上到達。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鱷魚文》:“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鱷魚朝發而夕至也。”
-
27
朝過夕改
- 成語拼音:
- zhāo guò xī gǎi
- 成語解釋:
- 形容改正錯誤快。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翟方進傳》:“傳不云乎,朝過夕改,君子與之,君何疑焉?”
-
28
朝更夕改
- 成語拼音:
- zhāo gēng xī gǎi
- 成語解釋:
- 朝:早上。早晨剛變過,晚上又改變。形容施政或言行經常變動不定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九回:“適來又在王伯當面前,說他做人好,怎么朝更夕改,又說他不好?”
-
29
朝觀夕覽
- 成語拼音:
- zhāo guān xī lǎn
- 成語解釋:
- 朝:早晨。早晨看晚上也看。形容對寶貴的東西愛不釋手
- 成語出處:
- 唐·張彥遠《名畫記》:“高平公進書畫表曰:‘前代帝王多求遺逸,朝觀夕覽,收鑒于斯。”
-
30
朝華夕秀
- 成語拼音:
- zhāo huá xī xiù
- 成語解釋:
- 比喻有新意的文章。
- 成語出處:
- 晉·陸機《文賦》:“謝朝華于已披,啟夕秀于未振。”
-
31
朝暉夕陰
- 成語拼音:
- zhāo huī xī yīn
- 成語解釋:
- 暉:日光。早晚陰晴變化
- 成語出處:
-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
32
晝警夕惕
- 成語拼音:
- zhòu jǐng xī tì
- 成語解釋:
- 日夜警惕戒慎。
- 成語出處:
- 宋·沈括《延州謝到任表》:“敢不盡慮力行,求神圣責任之實;晝警夕惕,思天地亭育之恩。”
-
33
朝兢夕惕
- 成語拼音:
- zhāo jīng xī tì
- 成語解釋:
- 惕:小心謹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不敢疏忽懈怠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戊申封事》:“尚當朝兢夕惕,居安慮危,而不可以少怠。”
* 第三個字是夕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