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同的成語 (116個)

    101

    玉石

    成語拼音:
    yù shí tóng jìn
    成語解釋:
    美玉和石頭一樣燒壞。比喻好壞不分,歸于盡
    成語出處:
    梁啟超《新羅馬》:“逆著你來便玉石燼,順著你來又雞犬不寧。”
    102

    與受

    成語拼音:
    yǔ shòu tóng kē
    成語解釋:
    行賄和受賄的人受到等的處罰。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六回:“家兄一想,這件事倘要認真辦起來,與受科,不但姓文的擔不起,就是老哥亦落不是的。”
    103

    一視

    成語拼音:
    yī shì tóng rén
    成語解釋:
    視:看待;仁:仁愛。用博大的仁愛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獸。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親疏。
    成語出處:
    唐 韓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視而仁,篤近而舉遠。”
    104

    玉石

    成語拼音:
    yù shí tóng suì
    成語解釋:
    猶玉石俱焚。
    成語出處:
    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滄海橫流,玉石碎。”
    105

    異苔

    成語拼音:
    yì tái tóng cén
    成語解釋:
    岑:小而高度山。不的青苔長在一座山上。比喻朋友志道合
    成語出處:
    晉·郭璞《贈溫嶠》詩:“人亦有言,松竹有林,及余臭味,異苔岑。”
    106

    異途

    成語拼音:
    yì tú tóng guī
    成語解釋:
    途:道路;歸:歸宿;目的。不的道路;走向共的歸宿。比喻采用不的方法、途徑;得到相的效果;達到相的目的。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本經訓》:“五帝三王,殊事而指,異路而歸。”
    107

    異涂

    成語拼音:
    yì tú tóng guī
    成語解釋:
    通過不的道路,到達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的方法而得到相的結果。
    成語出處:
    漢 桓寬《鹽鐵論 論儒》:“圣人異涂歸,或行或止,其趣一也。”
    108

    一體

    成語拼音:
    yī tǐ tóng xīn
    成語解釋:
    一體:一個整體;心:齊心。比喻關系密切,共一心。
    成語出處:
    《儀禮·喪服》:“父子一體也,夫妻一體也,昆弟一體也。”《周易·系辭上》:“二人凡心,其利斷金;心之言,其臭如蘭。”
    109

    一心

    成語拼音:
    yī xīn tóng gōng
    成語解釋:
    心協力,共赴事功。
    成語出處:
    《戰國策 中山策》:“當此之時,秦中士卒,以軍中為家,將帥為父母,不約而親,不謀而信,一心功,死不旋踵。”
    110

    一心

    成語拼音:
    yī xīn tóng guī
    成語解釋:
    齊心趨向一目的。
    成語出處:
    《淮南子 泰族訓》:“上唱而民和,上動而下隨,四海之內,一心歸。”
    111

    一心

    成語拼音:
    yī xīn tóng tǐ
    成語解釋:
    猶言德。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二回:“話說唐僧復得了孫行者,師徒們一心體,共詣西方。”
    112

    芝艾

    成語拼音:
    zhī ài tóng fén
    成語解釋:
    比喻貴賤、賢愚、良莠歸于盡
    成語出處:
    《宋書·沈攸之傳》:“以此攻城,何城不克;以此赴敵,何陳能堅?……芝艾焚,悔將何及!”
    113

    自厝

    成語拼音:
    zì cuò tóng yì
    成語解釋:
    指自找矛盾,互相不和。
    成語出處:
    《宋書 沈攸之傳》:“卿忘廉、藺、寇、賈之事邪?吾本以濟國活家,豈計彼此之升降。且我能下彼,彼必不能下我,共濟艱難,豈可自厝異。”
    114

    眾虎

    成語拼音:
    zhòng hǔ tóng xīn
    成語解釋:
    許多虎一條心做事。比喻眾多有本事的人團結一致,力量會更大。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十七回:“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心歸水泊。”
    115

    眾口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tóng shēng
    成語解釋:
    大家所說的都一樣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59回:“但見朱仙鎮上的百姓,一路攜老挈幼,頭頂香盤,挨挨擠擠,眾口聲攀留元帥,哭聲震地。”
    116

    眾啄

    成語拼音:
    zhòng zhòu tóng yīn
    成語解釋:
    猶眾口一詞。所有的人都說樣的話。
    成語出處:
    《“五四”愛國運動資料 上海罷市救亡史》:“和會方開,公論猶在。青島歸我,眾啄音。”
    * 第三個字是同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