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開頭的成語 (110個)
-
1
同德同心
- 成語拼音:
- tóng dé tóng xīn
- 成語解釋:
- 見“同心同德”。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馬燧傳》“長城壓境,巨艦濟川,同德同心,扶危持顛。”明·羅貫中《平山冷燕》第一回:“然君臣同德同心,于茲可見。”
-
2
同惡相助
- 成語拼音:
- tóng è xiāng zhù
- 成語解釋:
- 亦作“同惡相恤”。謂對共同憎惡者,必相互援助以對付之。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吳王濞列傳》:“同惡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趨,同利相死。”
-
3
同文共軌
- 成語拼音:
- tóng wén gòng guǐ
- 成語解釋:
- 同文:全國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軌:全國車轍闊狹相同。統一文字,統一車轍。比喻國家統一。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
4
同病相憐
- 成語拼音:
-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 成語解釋:
-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憐:憐惜。
- 成語出處:
- 漢 趙曄《吳越春秋 闔閭內傳》:“子不聞《河上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
5
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 成語拼音:
-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tóng yōu xiāng jiù
- 成語解釋:
- 憐:憐惜。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 成語出處:
- 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子不聞《河上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
6
同袍同澤
- 成語拼音:
- tóng páo tóng zé
- 成語解釋:
- 袍:長衣服的通稱;澤:內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愛,同仇敵愾。比喻共事的關系(多指軍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 成語出處:
- 《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
7
同心合德
- 成語拼音:
- tóng xīn hé dé
- 成語解釋:
- 同“同心同德”。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蜃中樓·獻壽》:“我有兩個同胞兄弟,一個是洞庭君,一個錢塘君。洞庭與俺同心合德。”
-
8
同心同德
- 成語拼音:
- tóng xīn tóng dé
- 成語解釋:
- 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
- 成語出處:
- 《尚書 泰誓》:“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
9
同心一德
- 成語拼音:
- tóng xīn yī dé
- 成語解釋:
- 同“同心同德”。
- 成語出處:
- 明·李東陽《跋鶴山魏先生書真跡》:“君臣上下同心一德,則平居有所裨益,緩急有所倚仗。”
-
10
同床各夢
- 成語拼音:
- tóng chuáng gè mè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共同生活或共做一事而各有打算。
- 成語出處:
- 宋·陳亮《與朱元晦秘書書·乙巳春書之一》:“同床各做夢,周公且不能學得,何必一一說到孔明哉!”
-
11
同窗故友
- 成語拼音:
- tóng chuāng gù yǒu
- 成語解釋:
- 同窗:同學。老同學,好朋友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金線池》楔子:“我有個同窗故友,姓韓名輔臣。”
-
12
同窗契友
- 成語拼音:
- tóng chuāng qì yǒu
- 成語解釋:
- 同窗:同學;契:意氣相合。老同學,好朋友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瑜告眾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
-
13
同歸殊涂
- 成語拼音:
- tóng guī shū tú
- 成語解釋:
- 語出《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原謂天下萬事初雖異,然終究同歸于一。后泛指途徑不同而結果相同。
- 成語出處:
- 語出《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
-
14
同甘同苦
- 成語拼音:
- tóng gān tóng kǔ
- 成語解釋:
- 甘:甜。指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大家見老爺事事與人同甘同苦,眾情踴躍,也仗著妋齊料足,果然在一月限內,便修筑得完工。”
-
15
同聲同氣
- 成語拼音:
- tóng shēng tóng qì
- 成語解釋:
- 見“同聲共氣”。
- 成語出處:
- 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四回:“故小弟要進京里尋個知己,代他干營,好來任這海關監督,這時同聲同氣,才好做事。”
-
16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 成語拼音:
-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tóng qì xiāng qiú
- 成語解釋:
- 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 成語出處:
- 《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
-
17
同心協德
- 成語拼音:
- tóng xīn xié dé
- 成語解釋:
- 同“同心同德”。
- 成語出處:
- 唐·顏真卿《祭伯父豪州刺史文》:“與杲卿同心協德,亦著微誠。”
-
18
同床異夢
- 成語拼音:
- tóng chuáng yì mèng
- 成語解釋:
- 睡在一張床上;做著不同的夢。原指夫妻感情不和。比喻同作一件事;各有各的打算。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與朱元晦秘書書 乙巳春書之一》:“同床各做夢,周公且不能學得,何必一一說到孔明哉!”
-
19
同甘共苦
- 成語拼音:
- tóng gān gòng kǔ
- 成語解釋:
-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擔苦難。比喻同歡樂;共患難。甘:甜;苦:苦難。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問生,與百姓同其甘苦。”
-
20
同歸殊途
- 成語拼音:
- tóng guī shū tú
- 成語解釋:
- 歸:歸宿;殊:不同;途:道路。通過不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 成語出處:
- 《周易 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 第一個字是同的成語,同字開頭的成語,同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