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受的成語 (43個)

    21

    挨打

    成語拼音:
    ái dǎ shòu mà
    成語解釋:
    挨:遭人打罵與虐待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我們這些奴才白陪著挨打罵的。”
    22

    挨打

    成語拼音:
    ái dǎ shòu qì
    成語解釋:
    挨:遭人打罵與虐待
    成語出處:
    老舍《駱駝祥子》:“洋車夫的命當如此,就如同一條狗必定挨打氣,連小孩子也會無緣無故的打他兩棍子。”
    23

    挨餓

    成語拼音:
    ái è shòu dòng
    成語解釋:
    挨:遭。指缺衣少食的窮困狀況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長順兒又每月由高亦陀那里給她領十元的‘救濟費’。她一時不至于挨餓凍。”
    24

    熬枯

    成語拼音:
    áo kū shòu dàn
    成語解釋:
    指忍清苦的生活。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這出家無過草衣木食,熬枯淡。”
    25

    熬清

    成語拼音:
    áo qīng shòu dàn
    成語解釋:
    熬:忍。指忍清苦乏味的生活
    成語出處:
    清 陶貞懷《天雨花》第29回:“老母尚且熬清淡,若為人子者,反在房中與妻享用,真所謂狗彘不如了。”
    26

    背腹

    成語拼音:
    bèi fù shòu dí
    成語解釋:
    指前后都到敵人的攻擊。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吾無水戰之具,而使淮兵斷正陽浮橋,則我背腹敵。”
    27

    表里

    成語拼音:
    biǎo lǐ shòu dí
    成語解釋:
    內外到敵人的攻擊。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諸葛誕傳》:“城固而眾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敵,此危道也。”
    28

    八面

    成語拼音:
    bā miàn shòu dí
    成語解釋:
    ①謂功力深厚,能應付各種情況。②硯名。
    成語出處:
    五代 王保定《唐摭言海敘不遇》:“子華(吳融)才力浩大,八面敵,以八韻著稱。”
    29

    辭多

    成語拼音:
    cí duō shòu shǎo
    成語解釋:
    辭:推辭掉。:接。推辭不的多而接的少。
    成語出處:
    《周書 裴文舉傳》:“憲矜其貧窶,每欲資給之。文舉恒自謙遜,辭多少。
    30

    吃驚

    成語拼音:
    chī jīng shòu pà
    成語解釋:
    驚駭。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2回:“老父驚恐,宋江做了不孝之子,負累了父親吃驚怕。”
    31

    擔饑

    成語拼音:
    dān jī shòu dòng
    成語解釋:
    擔:經。經饑餓與寒冷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況乃錦衣玉食,歸之自己,擔饑凍,之二親,漫然視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敵,敗壞彝倫,滅絕天理。”
    32

    擔驚

    成語拼音:
    dān jīng shòu kǒng
    成語解釋:
    見“擔驚忍怕”。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為兵戈擔驚恐。”
    33

    擔驚

    成語拼音:
    dān jīng shòu pà
    成語解釋:
    驚:驚恐。擔驚恐、害怕。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盆兒鬼》第三折:“俺出門紅月乍平西,歸時猶未夕陽低,怎教俺擔驚怕著昏迷。”
    34

    耽驚

    成語拼音:
    dān jīng shòu pà
    成語解釋:
    驚嚇
    成語出處:
    元 劉致《端正好 上高監司》:“官差在旅途,耽驚怕過朝暮,了五十四站風波苦。”
    35

    代人

    成語拼音:
    dài rén shòu guò
    成語解釋:
    :承,擔待;過:過失,過錯。替別人承擔過錯的責任。
    成語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各省系軍閥懾于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過,曹輥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36

    盜嫂

    成語拼音:
    dào sǎo shòu jīn
    成語解釋:
    以之為因小眚而遭讒被疑的典實。
    成語出處:
    《史記 陳丞相世家》載,絳侯、灌嬰等咸讒陳平曰:臣聞平居家時,盜其嫂;臣聞平諸將金,金多者得善處,金少者得惡處。于是漢王疑之。
    37

    伏法

    成語拼音:
    fú fǎ shòu zhū
    成語解釋:
    伏法:由于違法而處死刑;誅:殺死。犯法被殺。
    成語出處: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假令仆伏法誅,若九牛一毛,與螻蟻何以異?”
    38

    俯首

    成語拼音:
    fǔ shǒu shòu mìng
    成語解釋:
    俯:低下;首:頭。形容人馴服順從的樣子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32回:“欲使悍將驕兵,俯首命,寧非癡人說夢乎?”
    39

    含冤

    成語拼音:
    hán yuān shòu qū
    成語解釋:
    見“含冤負屈”。
    成語出處:
    艾蕪《關于三十年文藝的一些感想》四:“文藝工作者含冤屈,管文藝的同志也無可奈何,只有隨聲應和,得以幸存。”
    40

    應天

    成語拼音:
    yìng tiān shòu mìng
    成語解釋:
    順應天意,承天命
    成語出處:
    《晉書·謝琨傳》:“陛下應天命,登壇日恨不得謝益壽奉璽紱。”
    * 第三個字是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