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為的成語 (329個)

    161

    認賊

    成語拼音:
    rèn zéi wéi fù
    成語解釋:
    見“認賊作父”。
    成語出處:
    蘇曼殊《遁跡記》:“先是余家既亡,悵悵無之。大盜更迫我儕,供奔走。測彼居心,是畜獵犬之技。斯是認賊父,自殘梵裔者,亦復不少。”
    162

    日中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wéi shì
    成語解釋:
    日中:太陽當頭,指正午;市:做買賣。中午進行交易做生意。原指古代物物交換的集市方式。后也形容偏僻地區的商業活動情形。
    成語出處:
    《易·系辭下》:“日中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163

    人自

    成語拼音:
    rén zì wéi zhèng
    成語解釋:
    各人推行自己的主張。比喻各行其是。
    成語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格局》:“傳奇格局,有一定而不可移者,有可仍、可改,聽人自政者。”
    164

    人自

    成語拼音:
    rén zì wéi zhàn
    成語解釋:
    戰:作戰。人人能獨立地戰斗。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戰。”
    165

    認賊

    成語拼音:
    rèn zéi wéi zǐ
    成語解釋:
    佛家語,比喻錯將妄想認真實。
    成語出處:
    《大方廣園覺修多羅經》:“譬如有人,認賊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166

    束椽

    成語拼音:
    shù chuán wéi zhù
    成語解釋:
    捆扎椽子當柱子用。比喻小材大用。
    成語出處:
    明·劉基《吊祖豫州賦》:“委棄九鼎兮,烹飪瓦釜。截梁牫兮,束椽柱。”
    167

    刓方

    成語拼音:
    shū fāng wéi yuán
    成語解釋:
    《楚辭 九章 懷沙》:“刓方以圜兮,常度未替。”王逸注:“言人刓削方木,欲以圜,……以言讒人譖逐放己,欲使改行。”圜,同“圓”。把方的削成圓的。比喻改變忠直之性,隨俗俯仰。
    成語出處:
    戰國·楚·屈原《楚辭·懷沙》:“刓方以圓兮,常度未替。”
    168

    深谷

    成語拼音:
    shēn gǔ wéi líng
    成語解釋:
    深谷變成山陵。常喻人世間的重大變遷。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32年》:“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以然。故詩曰:‘高岸谷,深谷陵。’”
    169

    蛇化龍,不變其文

    成語拼音:
    shé huà wéi lóng,bù biàn qí wén
    成語解釋:
    比喻無論形式上怎樣變化,實質還是一樣。
    成語出處:
    《史記·外戚世家》:“蛇化龍,不變其文;家化國,不變其姓。”
    170

    舍己

    成語拼音:
    shě jǐ wèi gōng
    成語解釋:
    公共的利益而舍棄個人的利益。
    成語出處:
    方志敏《清貧》:“而矜持不茍,舍己公,卻是每個共產黨員具備的美德。”
    171

    舍己

    成語拼音:
    shě jǐ wèi rén
    成語解釋:
    舍棄自己的利益而去幫助別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吾與點也。”朱熹集注:“初無舍己人意,而其胸次悠然。”
    172

    折箭

    成語拼音:
    shé jiàn wéi shì
    成語解釋:
    折斷箭以表示自己的決心和誓約。
    成語出處:
    宋·岳珂《桯史·二將失律》:“虜既得俊邁,折箭誓,啟門以出二將。”
    173

    殺雞

    成語拼音:
    shā jī wéi shǔ
    成語解釋:
    謂殷勤款待賓客。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微子》:“止子路宿,殺雞黍而食之。”
    174

    社稷

    成語拼音:
    shè jì wéi xū
    成語解釋:
    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國家。國家破亡而成廢墟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重耳反國,起師而伐曹,遂滅之。身死人手,社稷墟。”
    175

    束蒲

    成語拼音:
    shù pú wéi pú
    成語解釋:
    將捆束的蒲柳說成肉脯。謂有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成語出處:
    漢·應劭《風俗通》:“秦相趙高指鹿馬,束蒲脯,二世不覺。”
    176

    三人

    成語拼音:
    sān rén wèi zhòng
    成語解釋:
    數目達到三人即可稱眾人,已不算少數。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三人眾,雖難盡繼,宜從尤功。”
    177

    隨俗

    成語拼音:
    suí sú wéi biàn
    成語解釋:
    俗:風俗。到什么地方就隨什么風俗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扁鵲列傳》:“來入咸陽,聞秦人愛小兒,即小兒醫,隨俗變。”
    178

    歃血

    成語拼音:
    shà xuè wéi méng
    成語解釋:
    古代參加盟會者;在嘴邊涂上牲口的血;表示誠意。
    成語出處:
    唐 蘇安恒《請則天皇后復位于皇子》:“歃血盟,指河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
    179

    上下

    成語拼音:
    shàng xià wéi nán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180

    歃血

    成語拼音:
    shà xuè wéi shì
    成語解釋:
    歃血:口含血。古代會盟者在嘴旁涂牲畜的血,表示誠意立誓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67卷:“受金液,經投金人八兩于東流水中,歃血誓,乃告之。”
    * 第三個字是為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