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 (1761個)

    161

    鞭長及馬腹

    成語拼音:
    biān cháng bù jí mǎ fù
    成語解釋:
    及:到。鞭子雖然很長,但是應該打到馬肚子。比喻力所能及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及馬腹。’”
    162

    成語拼音:
    bù chī bù lóng
    成語解釋:
    傻,耳朵也聾。常與“成姑公”連用,意為故作癡呆,裝聾作啞,就能當阿婆阿公。形容長輩要寬宏大量。
    成語出處:
    《宋書 庾炳之傳》:“聾,成姑公。”
    163

    成語拼音:
    bù fēng bù shā
    成語解釋:
    豐:厚;殺:減少。奢侈也嗇儉。增加也減少。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禮器》:“孔子曰:‘禮省也,禮同,豐,殺。’”
    164

    成語拼音:
    bù gān bù gà
    成語解釋:
    ”是襯字;無實際意義;尷尬:自然。形容事情或舉動正常、四。也形容處境窘迫;辦事被動;左右為難。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90回:“(薛蝌)及見了寶蟾這種鬼鬼祟祟尬的光景,也覺了幾分。”
    165

    成語拼音:
    bù gān bù jìng
    成語解釋:
    凈:潔凈。指粗俗,下流。淫亂的婉辭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回:“知是那里附學的學生,倒欺負他,里頭還有些凈的話。”
    166

    成語拼音:
    bù gǔ bù jīn
    成語解釋:
    指事物正常,古代現代都曾有過。原譏諷人學無所得卻故作詭異。后常比喻折衷。
    成語出處:
    漢 揚雄《太玄經 更》:“童牛角馬,古。
    167

    成語拼音:
    bù gǔ bù lóng
    成語解釋:
    意為故作癡呆,裝聾作啞,就能當好阿公阿婆。形容長輩要寬宏大
    成語出處:
    語出《太平御覽》卷四九六引《慎子》逸文:“諺云:明,能為王;聾,能為公。”
    168

    敝蓋

    成語拼音:
    bǐ gài bù qì
    成語解釋:
    指破舊之物也自有其用。
    成語出處:
    《禮記 檀弓下》:“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貢埋之,曰:‘吾聞之也,敝帷棄,為埋馬也;敝蓋棄,為埋狗也。’”
    169

    成語拼音:
    bù guǐ bù wù
    成語解釋:
    軌:軌道,引申為法規;物:典章文物。超出常規和合乎法則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五年》:“君將納民于軌物者也,故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取材以章物采謂之物。物,謂之亂政。”
    170

    屏氣

    成語拼音:
    bǐng qì bù xī
    成語解釋:
    屏氣:抑制呼吸。閉住氣呼吸,形容敬謹畏懼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鄉黨》:“屏氣似息者。”
    171

    勃然

    成語拼音:
    bó rán bù yuè
    成語解釋:
    勃然:突然;悅:喜悅,高興。形容突然變臉高興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下》:“慎子勃然悅曰:‘必則滑厘所識也。’”
    172

    成語拼音:
    bù rén bù yì
    成語解釋:
    仁:仁愛;義:道義。講仁德,講道義。形容品性卑劣、刻薄殘忍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 大學三》:“害人與穿窬,因為義。”
    173

    成語拼音:
    bù rì bù yuè
    成語解釋:
    計日月,沒有期限。
    成語出處:
    《詩經 王風 君子于役》:“君子于役,月。”鄭玄注:“行役反無日月。”
    174

    變生

    成語拼音:
    biàn shēng bù cè
    成語解釋:
    變:有重大影響的突然變化;測:意外。變故發生于突然之間。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4回:“變生測鳳姐潑醋,喜出望外平兒理妝。”
    175

    比歲

    成語拼音:
    bǐ suì bù dēng
    成語解釋:
    比:屢屢;頻頻。農業連年歉收。
    成語出處:
    《漢書 成帝紀》:“關東比歲登,吏民以義收食貧民、人谷物助縣官賑贍者,已賜直。”
    176

    百思得其故

    成語拼音:
    bǎi sī bù dé qí gù
    成語解釋:
    百:多次;思:考慮,思考;故:原因。指經過百般思索仍舊能找到其原因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雞代伏,又何以傳種至今也。此真百思得其故矣。”
    177

    成語拼音:
    bù sǐ bù huó
    成語解釋:
    形容事物沒有生氣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48卷:“唯是被囚活,這地位如何處,直是難。”
    178

    半死

    成語拼音:
    bàn sǐ bù huó
    成語解釋:
    半死:接近死亡;多指生命受到極大折磨、摧殘的狀況。沒有精神;毫無生氣;形容人精神振或事業蕭條。
    成語出處:
    清 劉鶚《老殘游記》:“聽說停刑的頭一日,即是昨日,站籠上還有幾個半死活的人,都收監了。”
    179

    百思

    成語拼音:
    bǎi sī bù jiě
    成語解釋:
    解:理解。經過百般反復思索仍理解。也作“百思得其解”。
    成語出處:
    清 無名氏《葛仙翁全傳》:“百思解,五夜躊躕,故乘隙邀君一面,以決中疑。”
    180

    忠貞

    成語拼音:
    zhōng zhēn bù yú
    成語解釋:
    忠誠堅定;永改變。忠:忠誠;貞:有操守;堅定;渝:改變。
    成語出處:
    郭小川《團泊洼的秋天》:“戰士自有戰士的愛情;忠貞渝,新美如畫。”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