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 (1761個)

    941

    涅而

    成語拼音:
    niè ér bù zī
    成語解釋:
    涅:礦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緇:黑色。用涅染也染黑。比喻品格高尚,受惡劣環境的影響。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曰堅乎,磨而磷;曰白乎,涅而緇。”
    942

    泥而

    成語拼音:
    ní ér bù zǐ
    成語解釋:
    染而黑。比喻潔身自好,受壞的影響。泥,通“涅”。染黑。滓,通“緇”。黑色。
    成語出處: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滓者也。”
    943

    南風

    成語拼音:
    nán fēng bù jìng
    成語解釋:
    南風:南方的音樂;競:指樂音微弱。原指楚軍戰能勝。后比喻競賽的對手力量強。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八年》:“害,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競,多死聲,楚必無功。”
    944

    年谷

    成語拼音:
    nián gǔ bù dēng
    成語解釋:
    年谷:一牛收獲的谷物;登:成熟,完成。指年成很差,荒年。
    成語出處:
    《禮記·曲禮下》:“歲兇,年谷登。”
    945

    泥古

    成語拼音:
    nì gǔ bù huà
    成語解釋:
    泥古:拘泥于古代的成規或說法。拘泥古代的制度或說法;知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變通。
    成語出處:
    宋 樓鑰《薦黃膚卿林椅札子》:“既非泥古以違今,直可據經而從事。”
    946

    腦瓜

    成語拼音:
    nǎo guā bù líng
    成語解釋:
    指人聰明,思想轉過彎來
    成語出處:
    947

    內舉避親,外舉避怨

    成語拼音:
    nèi jǔ bù bì qīn,wài jǔ bù bì yuàn
    成語解釋:
    舉:推薦。舉薦身邊的人,即使是親屬也回避;舉薦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敵也躲開。形容辦事公正無私
    成語出處:
    戰國·魯·尸佼《尸子》上卷:“內舉避親,外舉避怨,仁者之于善也,無擇也,無惡也,唯善之所在。”
    948

    內舉失其子,外舉失其仇

    成語拼音:
    nèi jǔ bù shī qí zǐ,wài jǔ bù shī qí chóu
    成語解釋:
    舉:推薦。舉薦身邊的人,即使是親屬也回避;舉薦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敵也躲開。形容辦事公正無私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荀慈明曰:‘昔者祁奚內舉失其子,外舉失其仇,以為至公。’”
    949

    牛馬

    成語拼音:
    niú mǎ bù ruò
    成語解釋:
    若;如。如牛和馬。形容極其勞苦
    成語出處:
    明·袁宏道《錦帆集·沈廣乘》:“人生作吏甚苦,而作令為尤苦,若作吳令,則其苦萬萬倍,直牛馬若矣。”
    950

    忸怩

    成語拼音:
    niǔ ní bù ān
    成語解釋:
    忸怩:羞慚的樣子。好意思;心里慌亂。
    成語出處:
    茅盾《子夜》七:“在屠維岳的鋒芒逼人的眼光下,這張長方臉兒上漸漸顯現了忸怩安的氣色。”
    951

    念念

    成語拼音:
    niàn niàn bù shě
    成語解釋:
    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時刻思念,永忘記
    成語出處:
    梁啟超《節本明儒學案·忠憲高景逸先生攀龍》:“立坐食息,念念舍。”
    952

    呶呶

    成語拼音:
    náo náo bù xiū
    成語解釋:
    呶呶:形容說話嘮叨;休:停止。說話嘮叨地說停。
    成語出處:
    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師道書》:“豈可使呶呶者早晚弗吾耳,騷吾心!”
    953

    泥蟠

    成語拼音:
    ní pān bù zǐ
    成語解釋:
    盤繞在泥里而沒有被污染。比喻人得志但喪失節操。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書·秦宓傳》:“有補于事,泥蟠滓,行參圣師。”
    954

    寧死

    成語拼音:
    nìng sǐ bù qū
    成語解釋:
    寧:寧可;寧肯;屈:屈服。寧愿一死;決屈服。
    成語出處:
    明 趙弼《效顰集 宋進士袁鏞忠義傳》:“以大義拒敵,寧死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955

    寧死

    成語拼音:
    níng sǐ bù rǔ
    成語解釋:
    寧愿被處死也肯受辱
    成語出處:
    元·賈仲名《對玉梳》第三折:“待將咱所圖,我寧死辱。”
    956

    牛頭對馬面

    成語拼音:
    niú tóu bù duì mǎ miàn
    成語解釋:
    比喻答非所問或對上號。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二十四回:“盡其所有寫上,都是牛頭對馬面。”
    957

    牛頭對馬嘴

    成語拼音:
    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
    成語解釋: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相合。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蘇知縣羅衫再合》:“見鬼,大爺自姓高,是江西人,牛頭對馬嘴!”
    958

    內省

    成語拼音:
    nèi xǐng bù jiù
    成語解釋:
    指自我反省,內心并感到慚愧安,即沒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成語出處:
    《論語·顏淵》:“內省疚,夫何憂何懼?”
    959

    擬于

    成語拼音:
    nǐ yú bù lún
    成語解釋:
    能相比的人或事物來比方。
    成語出處:
    陳寅恪《論再生緣》:“能讀英文者,頗怪其擬于倫。”
    960

    寧折

    成語拼音:
    nìng zhé bù wān
    成語解釋:
    本指白楊木受到外力作用,只會斷折,會彎曲變形。后用來比喻寧可死也絕屈服妥協。
    成語出處:
    《齊民要術 卷五 種榆白楊》:“白楊性甚勁直,堪為屋材,折則折矣,終曲撓。”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