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一的成語 (523個)
-
421
一夔一契
- 成語拼音:
- yī kuí yī qì
- 成語解釋:
- 夔契都是舜時賢臣,后因以“一夔一契”喻良輔。
- 成語出處:
- 宋·石介《慶歷圣德頌》詩:“惟仲淹弼,一夔一契,天實賚予,予其敢忽。”宋·方岳《竹下》詩:“一夔一契付公等,某水某丘如我何。”
-
422
眼空一世
- 成語拼音:
- yǎn kōng yī shì
- 成語解釋:
- 整個時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1卷:“腹飽萬言,眼空一世。”
-
423
一口一聲
- 成語拼音:
- yī kǒu yī shēng
- 成語解釋:
- 猶口口聲聲。
- 成語出處:
- 《金瓶梅詞話》第七回:“西門慶那里肯,一口一聲只叫‘姑娘請受禮。’”
-
424
一厘一毫
- 成語拼音:
- yī lí yī háo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少的數量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奏巡歷婺衢救荒事件狀》:“常山、開化系災傷極重去處,而常山所放僅及一分六厘有奇;而開化又止一厘一毫而已。”
-
425
一龍一蛇
- 成語拼音:
- yī lóng yī shé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的處藏或出或處,或顯或隱,隨著情況的不同而變更。
- 成語出處:
- 先秦 管仲《管子 樞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見于色。一龍一蛇,一日五化之謂周。”
-
426
一來一往
- 成語拼音:
- yī lái yī wǎ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動作的反復或交替。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七回:“行者暗笑道:‘好是耳聾口啞!不要走!看棍!’那怪更不怕,亂舞槍遮攔。在那半空中,一來一往,一上一下,斗到三更時分,未見勝敗。”
-
427
一鱗一爪
- 成語拼音:
- yī lín yī zhǎo
- 成語解釋:
- 原指龍在云中,東露一鱗,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唐·高仲武《中興閑氣集·蘇渙》:“三年中作變律詩九首,上廣州李帥,其文意長于諷刺,亦有陳拾遺一鱗半甲。”
-
428
一龍一豬
- 成語拼音:
- yī lóng yī zhū
- 成語解釋:
- 比喻兩個人高下相差極大。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符讀書城南》詩:“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三十骨胳成,乃一龍一豬。”
-
429
一馬一鞍
- 成語拼音:
- yī mǎ yī 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一夫一妻,白頭偕老。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人各有志,不可相強。便是婦人女子的志向,也有個不同:有的講究個女貌郎才,不辭非鴉非鳳的,就有講究個穿衣吃飯,只圖一馬一鞍的。”
-
430
一年一回
- 成語拼音:
- yī nián yī huí
- 成語解釋:
- 指一年一次
- 成語出處:
-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九章:“咱也不一年一回土改,咱也不宣布結束。”
-
431
一瓶一缽
- 成語拼音:
- yī píng yī bō
- 成語解釋:
- 瓶、缽:和尚的飲食器具。指和尚云游時的簡單食具。形容家境貧寒
- 成語出處:
- 宋·李清照《投翰林學士綦崇禮啟》:“再見江山,依舊一瓶一缽。”
-
432
一顰一笑
- 成語拼音:
- yī pín yī xiào
- 成語解釋:
- 顰:皺眉。指憂和喜的表情。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 內儲說左上》:“吾聞明主之愛,一顰一笑,顰有為顰,而笑有為笑。”
-
433
一噴一醒
- 成語拼音:
- yī pēn yī xǐng
- 成語解釋:
- 原指斗雞用水噴,使之清醒后再斗。后比喻推動督促。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斗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
-
434
以求一逞
- 成語拼音:
- yǐ qiú yī chěng
- 成語解釋:
- 逞:如愿;稱心如意。企圖一下達到罪惡的目的。
- 成語出處:
-
435
一丘一壑
- 成語拼音:
- yī qiū yī hè
- 成語解釋:
- 丘:土山;壑:山溝。原指隱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
- 成語出處:
- 《漢書 敘傳上》:“漁釣于一壑,則萬物不奸其志;棲遲于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南朝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品藻》:“端委廟堂,使百官準則,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謂過之。”
-
436
一琴一鶴
- 成語拼音:
- yī qín yī hè
- 成語解釋:
- 原指宋朝趙抃去四川做官,隨身攜帶的東西僅有一張琴和一只鶴。形容行裝簡少,也比喻為官清廉。
- 成語出處:
- 《宋史 趙抃傳》:“帝曰:‘聞卿匹馬入蜀,以一琴一鶴自隨;為政簡易,亦稱是乎!’”
-
437
緣慳一面
- 成語拼音:
- yuán qiān yī miàn
- 成語解釋:
- 慳:欠缺。缺乏緣份,沒有和對方會面一次的機會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鬼苗的檢閱》:“我和茅盾先生雖相識,和我們的魯迅先生竟緣慳一面。”
-
438
又弱一個
- 成語拼音:
- yòu ruò yī gè
- 成語解釋:
- 弱:喪失,減少。又少了一個。表示哀悼人去世。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三年》:“二惠競爽猶可,又弱一個焉,姜其危哉!”
-
439
啞然一笑
- 成語拼音:
- yǎ rán yī xiào
- 成語解釋:
- 啞然:笑聲。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
- 成語出處:
- 清·葉燮《原詩·內篇》:“穿窬鄰人之物以為己有,即使盡竊其連城之璧,終是鄰人之寶,不可為我家珍,而識者窺見其里,適供其啞然一笑而已。”
-
440
搖身一變
- 成語拼音:
- yáo shēn yī biàn
- 成語解釋:
- 搖晃一下身子;就改變了身份。形容變化得快。舊小說中指有神通的人用法術使自己變成別的形體。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回:“悟空捻著訣,念動咒語,搖身一變,就變做一科(棵)松樹。”
* 第三個字是一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