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一的成語 (523個)

    241

    沒衷

    成語拼音:
    mò zhōng yī shì
    成語解釋:
    衷:折中。指意見紛歧,不能決定哪方面對
    成語出處:
    郭沫若《盲腸炎 個偉大的教訓》:“就我見聞所及,論者的意見仍屬沒衷是。”
    242

    名噪

    成語拼音:
    míng zào yī shí
    成語解釋:
    指名聲傳揚于個時期
    成語出處:
    清 宣鼎《夜雨秋燈錄三集 科場》:“朱半仙,時文中之能手也,名噪時。”
    243

    名震

    成語拼音:
    míng zhèn yī shí
    成語解釋:
    名聲震動當時社會。
    成語出處:
    《新唐書 劉晏傳》:“號神童,名震時。”
    244

    名重

    成語拼音:
    míng zhòng yī shí
    成語解釋:
    時期內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時”、“名得當時”、“名噪時”、“名傾時”。
    成語出處: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二十七:“師住徑山時,名重時,如侍郎張公子韶,狀元汪公圣錫少卿、馮公濟川俱問道。”
    245

    拈花

    成語拼音:
    niān huā yī xiào
    成語解釋:
    比喻心心相印、會心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七佛 釋迦牟尼佛》:“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246

    牛之

    成語拼音:
    niú zhī yī máo
    成語解釋:
    牛身上根毛。比喻微不足道。亦作“九牛毛”。
    成語出處:
    《魏略》:“臣知言出必死,而臣自比于牛之毛,生既無益,死亦何損?”
    247

    偏安

    成語拼音:
    piān ān yī yú
    成語解釋:
    偏安:偷安;隅:角落。在殘存的片土地上茍且偷安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47回:“賴爾岳飛竭力勤王,盡心捍御,得以偏安隅。”
    248

    拼得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成語拼音:
    pīn dé yī shēn guǎ,gǎn bǎ huáng dì lā xià mǎ
    成語解釋:
    剮: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難的事,拼著死也敢干下去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8回:“拼得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249

    平地聲雷

    成語拼音:
    píng dì yī shēng léi
    成語解釋: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成語出處:
    五代 前蜀 韋莊《喜遷鶯》詞:“鳳銜金榜出云來,平地聲雷。”
    250

    睥睨

    成語拼音:
    pì nì yī qiè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高傲,看不起任何人。
    成語出處:
    清·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惟性氣高傲,不欲下人,才具素長,睥睨切,當世名公巨卿,鮮有入其目者。”
    251

    破顏

    成語拼音:
    pò yán yī xiào
    成語解釋:
    顏:面容。愁苦的神態下子笑起來
    成語出處:
    魯迅《奇怪》:“那么,我也來‘破顏笑’吧——哈!”
    252

    片言

    成語拼音:
    piàn yán yī zì
    成語解釋:
    猶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
    成語出處:
    唐 李邕《兗州曲阜縣孔子廟碑》:“片言字,勸善懲惡,誘進后人,啟明先覺。”
    253

    千部腔,千人

    成語拼音:
    qiān bù yī qiāng,qiān rén yī miàn
    成語解釋:
    比喻都是老套,沒有變化(多指創作)。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回:“至于才子佳人等書,則又開口‘文君’,滿意‘子建’,千部腔,千人面,且終不能不涉淫濫。”
    254

    鉛刀

    成語拼音:
    qiān dāo yī gē
    成語解釋:
    鉛刀雖不鋒利,偶爾用得得當,也能割斷東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時也能有點用處。多作請求任用的謙詞。
    成語出處:
    《后漢書·班超傳》:“況臣奉大漢之威,而無鉛刀割之用呼?”
    255

    千古

    成語拼音:
    qiān gǔ yī lǜ
    成語解釋:
    謂從來如此。
    成語出處:
    明·李贄《史綱評要·周記·敬王》:“殺子產,謗仲尼,千古律,何足怪哉?”
    256

    全國盤棋

    成語拼音:
    quán guó yī pán qí
    成語解釋:
    指全國各部門在中央統領導下,全面安排,互相協作。
    成語出處:
    鄧小平《前十年為后十年做好準備》:“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比較,它的優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國盤棋,集中力量,保證重點。”
    257

    千古

    成語拼音:
    qiān gǔ yī shí
    成語解釋:
    喻指難得的機會。
    成語出處: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今天下之機杼在王,王若出兵以臨中原,天下響應,此千古時也。”
    258

    千古

    成語拼音:
    qiān gǔ yī zhé
    成語解釋:
    謂自古相同。
    成語出處:
    清·周亮工《書影》卷六:“后村所謂‘諂諛以求悅,揣摩以幸中’,千古轍也。”
    259

    棋高

    成語拼音:
    qí gāo yī zhāo
    成語解釋:
    著:下棋時下子或走步。棋藝高人步。也比喻技高等。
    成語出處:
    明 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正所謂‘棋高著,縛手縛腳’。”
    260

    棋高著,束手縛腳

    成語拼音:
    qí gāo yī zhāo,shù shǒu fù jiǎo
    成語解釋:
    著:下棋時走步。跟棋藝比自己高的人下棋,自己顯得笨拙。比喻技術高人頭,對方就無法施展本領
    成語出處:
    陸士諤《續孽海花》第55回:“你的見識是比我高,人家說我怕你,棋高著,束手縛腳,真叫我怎么不怕呢?”
    * 第三個字是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