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一的成語 (523個)

    221

    亂作

    成語拼音:
    luàn zuò yī tuán
    成語解釋:
    混雜在起,形容極為混亂
    成語出處:
    魯迅《熱風 隨感錄三十三》:“他拿了儒、道士、和尚、耶教的糟粕,亂作團,又密密的插入鬼話。”
    222

    魔高尺,道高

    成語拼音:
    mó gāo yī chǐ,dào gāo yī zhàng
    成語解釋:
    魔:惡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義始終壓倒邪惡
    成語出處:
    楊成武《層層火陣燒野牛》:“魔高尺,道高丈。在粉碎日寇‘駐屯清剿’的斗爭中,冀中人民的天才創造——地道戰,大顯神威。”
    223

    妙絕

    成語拼音:
    miào jué yī shí
    成語解釋:
    妙:美妙。指佳妙不是同時人所能及的
    成語出處:
    宋·周禈《清波雜志》第12卷:“筆墨簡遠,妙絕時。”
    224

    目空

    成語拼音:
    mù kōng yī qiè
    成語解釋:
    空:什么也沒有。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驕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2回:“但他恃著自己學問,目空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內。”
    225

    目空

    成語拼音:
    mù kōng yī shì
    成語解釋:
    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驕傲自大。
    成語出處:
    明 焦竑《李氏焚書序》:“宏甫快口直腸,目空世,憤激過甚,不顧人有懺者。”
    226

    面目

    成語拼音:
    miàn mù yī xīn
    成語解釋:
    下子出現了嶄新的面貌。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內山完造作序》:“似乎大抵受著英國的什么人做的《支那人氣質》的影響,但到近來,卻也有了面目新的結論了。”
    227

    面貌

    成語拼音:
    miàn mào yī xīn
    成語解釋:
    樣子完全改變,出現了嶄新的面貌
    成語出處:
    鄧小平《政治上發展民主,經濟上實行改革》:“現在農村面貌新,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改善了。”
    228

    名傾

    成語拼音:
    míng qīng yī shí
    成語解釋:
    傾:傾慕,欽佩。在個時期內名聲很大
    成語出處:
    《清史稿·藝術·王時敏傳附原祁》:“王翚名傾時,原祁高曠之致實過之。”
    229

    斠然

    成語拼音:
    mí rán yī gài
    成語解釋:
    持平致。
    成語出處:
    230

    渺然

    成語拼音:
    miǎo rán yī shēn
    成語解釋:
    渺然:微小的樣子。孤孤單單個人。形容力量微小
    成語出處:
    宋·陳亮《與石應之》:“古之君子以渺然身而能與天地并立者,豈周旋上下委曲彌縫之所能辦哉!”
    231

    眉頭蹙,計上心來

    成語拼音:
    méi tóu yī cù,jì shàng xīn lái
    成語解釋:
    形容下子想出了個計策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四卷:“那尼姑眉頭蹙,計上心來道:‘前日壞腹,至今未好,借解解。’”
    232

    眉頭皺,計上心來

    成語拼音:
    méi tóu yī zhòu,jì shàng xīn lái
    成語解釋:
    形容略思考,猛然想出了個主意。
    成語出處: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韓厥為何自刎了,必然走了趙氏孤兒,怎生是好?眉頭皺,計上心來!”
    233

    眉頭縱,計上心來

    成語拼音:
    méi tóu yī zòng,jì shàng xīn lái
    成語解釋:
    形容下子想出了個計策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王四只管叫苦,尋思道:‘銀子不打緊,這封回書卻怎生好!正不知被甚人拿去了?’眉頭縱,計上心來。”
    234

    莫展

    成語拼音:
    mò zhǎn yī chóu
    成語解釋:
    點計策也施展不出,點辦法也想不出來。同“籌莫展”。
    成語出處:
    明 張居正《與王鑒川計四事四要書》:“本兵錯愕惶惑,莫展籌。”
    235

    沒衷

    成語拼音:
    mò zhōng yī shì
    成語解釋:
    衷:折中。指意見紛歧,不能決定哪方面對
    成語出處:
    郭沫若《盲腸炎 個偉大的教訓》:“就我見聞所及,論者的意見仍屬沒衷是。”
    236

    名噪

    成語拼音:
    míng zào yī shí
    成語解釋:
    指名聲傳揚于個時期
    成語出處:
    清 宣鼎《夜雨秋燈錄三集 科場》:“朱半仙,時文中之能手也,名噪時。”
    237

    名震

    成語拼音:
    míng zhèn yī shí
    成語解釋:
    名聲震動當時社會。
    成語出處:
    《新唐書 劉晏傳》:“號神童,名震時。”
    238

    名重

    成語拼音:
    míng zhòng yī shí
    成語解釋:
    時期內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時”、“名得當時”、“名噪時”、“名傾時”。
    成語出處: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二十七:“師住徑山時,名重時,如侍郎張公子韶,狀元汪公圣錫少卿、馮公濟川俱問道。”
    239

    拈花

    成語拼音:
    niān huā yī xiào
    成語解釋:
    比喻心心相印、會心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七佛 釋迦牟尼佛》:“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240

    牛之

    成語拼音:
    niú zhī yī máo
    成語解釋:
    牛身上根毛。比喻微不足道。亦作“九牛毛”。
    成語出處:
    《魏略》:“臣知言出必死,而臣自比于牛之毛,生既無益,死亦何損?”
    * 第三個字是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