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龍的成語 (91個)
-
41
百龍之智
- 成語拼音:
- bǎi lóng zhī zhì
- 成語解釋:
- 龍:公孫龍,戰國時期名家代表,著有《公孫龍子》;智:智慧,聰明。100個公孫龍的智慧。形容非常聰明
- 成語出處:
- 《孔叢子·公孫龍》:“雖百龍之智,固不能當其前也。”
-
42
乘龍貴婿
- 成語拼音:
- chéng lóng guì xù
- 成語解釋:
- 對別人的女婿的稱贊
- 成語出處:
- 明·湯顯祖《還魂記·鬧宴》:“你是老爺跟馬賤人,敢辱我乘龍貴婿,打不的你?”
-
43
雕龍畫鳳
- 成語拼音:
- diāo lóng huà fèng
- 成語解釋:
- 刻繪龍鳳
- 成語出處:
- 胡世香《巧取陳家寨》:“門上雕龍畫鳳,粉壁襯著紅漆家具,分外耀眼。”
-
44
惡龍不斗地頭蛇
- 成語拼音:
- è lóng bù dòu dì tóu shé
- 成語解釋:
- 地頭蛇:比喻稱霸一方的人。比喻外來者盡管很厲害,也斗不過本地的惡勢力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說滿話!常言道:惡龍不斗地頭蛇。”
-
45
二龍戲珠
- 成語拼音:
- èr lóng xì zhū
- 成語解釋:
- 兩條龍相對,戲玩著一顆寶珠。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頭上戴著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戲珠金抹額。”
-
46
飛龍乘云
- 成語拼音:
- fēi lóng chéng yún
- 成語解釋:
- 指龍乘著云彩上天。比喻英雄乘時機而得勢。
- 成語出處: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難勢》:“飛龍乘云,騰蛇游霧……夫有云霧之勢而能乘游之者,龍蛇之材美之也。”
-
47
伏龍鳳雛
- 成語拼音:
- fú lóng fèng chú
- 成語解釋:
- 伏龍:(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士元。兩人都是漢末三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軍事家。后指隱而未現的有較高學問和能耐的人。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劉備訪世事于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杰。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
48
放龍入海
- 成語拼音:
- fàng lóng rù hǎi
- 成語解釋:
- 比喻放走敵人,留下后患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1回:“此放龍入海,縱虎歸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
-
49
龜龍鱗鳳
- 成語拼音:
- guī lóng lín fèng
- 成語解釋:
- 傳統上用來象征高壽、尊貴、吉祥的四種動物。比喻身處高位德蓋四海的人。
- 成語出處:
- 《漢書·翟方進傳》:“太皇太后臨政,有龜龍鱗鳳之應。”
-
50
龜龍麟鳳
- 成語拼音:
- guī lóng lín fèng
- 成語解釋:
- 傳統上用來象征高壽、尊貴、吉祥的四種動物。比喻身處高位德蓋四海的人。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翟方進傳》:“太皇太后臨政,有龜龍麟鳳之應。”
-
51
龜龍片甲
- 成語拼音:
- guī lóng piàn jiǎ
- 成語解釋:
- 比喻無論巨細都搜羅進來的好東西。
- 成語出處:
- 唐·張懷瓘《書議》:“麟鳳一毛,龜龍片甲,亦無所不錄。”
-
52
火龍黼黻
- 成語拼音:
- huǒ lóng fǔ fú
- 成語解釋:
- 《左傳·桓公二年》:“火龍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龍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猶如補綴百家之衣。
- 成語出處:
- 《左傳·桓公二年》:“火龍黼黻,昭其文也。”
-
53
活龍活現
- 成語拼音:
- huó lóng huó xiàn
- 成語解釋:
- 龍:古代傳說的一種靈怪動物。指像活的龍出現一樣。形容神情生動逼真;好像就在眼前。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五:“再說王氏聞丈夫兇信,初時也疑惑,被呂寶說得活龍活現,也信了。”
-
54
畫龍刻鵠
- 成語拼音:
- huà lóng kè hú
- 成語解釋:
- 比喻好高鶩遠,終無成就。同“畫虎刻鵠”。
- 成語出處:
- 清 唐孫華《送吳振西北游》詩:“東箭南金誰國士,畫龍刻鵠半虛名。”
-
55
黃龍痛飲
- 成語拼音:
- huáng lóng tòng yǐn
- 成語解釋:
- 宋金交戰,岳飛曾說要直搗黃龍府,與人痛飲。后遂以“黃龍痛飲”指徹底擊敗敵人,歡慶勝利。
- 成語出處:
- 宋金交戰,岳飛曾說要直搗黃龍府,與人痛飲。龔振黃《青島潮》第十五章:“是以都門學界,糾合學界同志,連絡全國人民,黃龍痛飲,岳武穆之是法;馬革裹尸,漢伏波之未死。”
-
56
活龍鮮健
- 成語拼音:
- huó lóng xiān ji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健壯有活力。
- 成語出處:
- 清·張南莊《何典》第三回:“一服用軟口湯送下,明日再將亂活湯送下一服,包你活龍鮮健便了。”
-
57
蛟龍得水
- 成語拼音:
- jiāo lóng dé shuǐ
- 成語解釋:
- 蛟:古代傳說中的無角龍。傳說蛟龍得水就能興云作霧;飛騰上天。比喻英雄人物得到了施展才華的機會。
- 成語出處:
- 管仲《管子 形勢》:“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龍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載也。”
-
58
酒龍詩虎
- 成語拼音:
- jiǔ lóng shī hǔ
- 成語解釋:
- 見“酒虎詩龍”。
- 成語出處:
- 清·丘逢甲《飲鎮平都司署賞菊為題宋人所畫報捷圖》詩:“粵水閩山文武會,酒龍詩虎主賓才。”
-
59
蛟龍失水
- 成語拼音:
- jiāo lóng shī shuǐ
- 成語解釋:
- 蛟:傳說的無角龍。蛟龍失掉了賴以生存的水。比喻英雄失去憑借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后唐莊宗同光二年》:“不可,蛟龍失水,螻蟻足以制之。”
-
60
蛟龍戲水
- 成語拼音:
- jiāo lóng xì shuǐ
- 成語解釋:
- 比喻刀槍棍棒等武器使得輕松自如,靈活多變。形容武藝精湛純熟。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一回:“餓虎撲食最傷人,蛟龍戲水能兇惡。”
* 第二個字是龍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