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風的成語 (362個)

    261

    掃地

    成語拼音:
    wēi fēng sǎo dì
    成語解釋:
    完全喪失了威嚴和信譽
    成語出處:
    趙樹理《三里灣》:“要是完全聽他的,以前的威掃地,以后就再不得為王。”
    262

    喪膽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sàng dǎn
    成語解釋:
    聽到一些聲就嚇破了膽。形容極度恐懼。喪膽:嚇破膽。
    成語出處:
    唐 李德裕《授張仲武東面招撫回鶻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虜之術;豈止聞破膽,益堅慕義之心。”
    263

    生浪

    成語拼音:
    wú fēng shēng làng
    成語解釋:
    見“無起浪”。
    成語出處:
    清·嚴如熤《三省邊防備覽》第11卷:“山內差役多客民充當,無生浪,遇棚民有事,敲骨吸髓,弁兵附和為奸。”
    264

    十雨

    成語拼音:
    wǔ fēng shí yǔ
    成語解釋:
    五天刮一次,十天下一場雨。形容調雨順。
    成語出處:
    漢 王充《論衡 是應》:“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十日一雨。”
    265

    瓦解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wǎ jiě
    成語解釋:
    剛看到敵方的影子就潰不成軍。形容軍旅不堪一擊
    成語出處:
    《周書·辛昂傳》:“賊既不以為虞,謂有大軍赴救,于是望瓦解,郡境獲寧。”
    266

    邪氣

    成語拼音:
    wāi fēng xié qì
    成語解釋:
    指各種不良的作氣。邪:不正派;不正當。
    成語出處:
    柳青《狠透鐵》:“只有王以信裝得鎮靜,面不改色,還對高書記說:早應當整整社員里頭的歪邪氣了。”
    267

    響應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xiǎng yīng
    成語解釋:
    望:看。聲。看到對方有什么舉動,就積極響應。
    成語出處:
    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翹足引領,望響應。”
    268

    響應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xiǎng yīng
    成語解釋:
    聽到聲就起而贊同支持。
    成語出處:
    清·葉廷琯《鷗陂漁話·鄒廣文效忠圖》:“隨有鄉勇章雙桂等三千余人,聞響應。”
    269

    希旨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xī zhǐ
    成語解釋:
    指說話行事迎合上面和意旨。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杜畿傳》:“近司隸校尉孔羨辟大將軍狂悖之弟,而有司嘿爾,望希旨,甚于受屬。”
    270

    希指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xī zhǐ
    成語解釋:
    指說話行事見機迎合他人意旨。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杜恕傳》:“近司隸校尉孔羨辟大將軍狂悖之弟,而有司默爾,望希指,甚于受屬。”
    271

    揚波

    成語拼音:
    wú fēng yáng bō
    成語解釋:
    猶言無起浪。喻無端生事。
    成語出處:
    明·李贄《讀》:“無揚波,無事生事,一人好名,毒流萬世,卒使管叔流言,新莽藉口。”
    272

    遠遁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yuǎn dùn
    成語解釋:
    聽到聲就逃之夭夭。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賈似道打聽得蒙古有事北歸,鄂州圍解,遂將議和稱臣納幣之事瞞過不提,上表夸張己功。只說蒙古俱己威名,聞遠遁。”
    273

    遠揚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yuǎn yáng
    成語解釋:
    一聽到聲,就逃到遠方去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賈似道打聽得蒙古有事北歸,鄂州圍解,遂將議和稱臣納幣之事瞞過不提,上表夸張己功。只說蒙古俱己威名,聞遠遁。”
    274

    作浪

    成語拼音:
    wú fēng zuò làng
    成語解釋:
    沒有卻掀起了波浪。比喻平白無故地生出事來。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
    成語出處:
    魯迅《集外集·咬嚼未始“乏味”》:“原文云:卻于‘她’字沒有諷過。答曰:那是譯 She 的,并非無作浪。”
    275

    捕景

    成語拼音:
    xì fēng bǔ jǐng
    成語解釋:
    亦作“系捕影”。①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②比喻不露形跡。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郊祀志》:“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如系捕景,終不可得。”
    276

    暴雨

    成語拼音:
    xùn fēng bào yǔ
    成語解釋:
    暴:突然而猛烈。形容聲勢浩大,來勢迅猛
    成語出處:
    宋·洪邁《夷堅丙志·舒州刻工》:“至午,黑云倏起西邊,罩覆樓上,迅暴雨隨之。”
    277

    捕影

    成語拼音:
    xún fēng bǔ yǐng
    成語解釋:
    尋:探求。探勢,捉影子。比喻說話做事毫無根據
    成語出處:
    晉·陸機《演連珠》:“是以重光發藻,尋虛捕景。”
    278

    捕影

    成語拼音:
    xì fēng bǔ yǐng
    成語解釋:
    拴住,捉住影子。比喻無法辦到的事。也比喻說話做事以不可靠的傳聞或表面現象作根據。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成帝紀三》:“聽其辭,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若系捕影,終不可得。”
    279

    西殘照

    成語拼音:
    xī fēng cán zhào
    成語解釋:
    秋天的,落日的光。比喻衰敗沒落的景象。多用來襯托國家的殘破和心境的凄涼。”
    成語出處:
    唐·李白《憶秦娥》詞:“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殘照,漢家陵闕。”
    280

    道骨

    成語拼音:
    xiān fēng dào gǔ
    成語解釋:
    骨:氣概。仙人的度,道長的氣概。形容人的骨神采與眾不同。
    成語出處:
    唐 李白《大鵬賦序》:“余昔于江陵見天臺司馬子微,謂余有仙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
    * 第二個字是風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