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風的成語 (362個)

    241

    八面

    成語拼音:
    wēi fēng bā miàn
    成語解釋:
    形容神氣十足,聲勢懾人。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鄙人面奉御旨,辦理‘七七’周年紀念——有人早就這樣替我宣傳出去了——應該是威八面的事。”
    242

    不起浪

    成語拼音:
    wú fēng bù qǐ làng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發生,總有個原因。
    成語出處:
    高玉寶《高玉寶》第十章:“無不起浪,咱能聽說,想必不會在天外頭,只要下狠心,不愁找不著。”
    243

    捕影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bǔ yǐng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做事以不可靠的傳聞或跡象為依據。
    成語出處: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10回:“怎幺能夠身臨其境,將水寨內探訪明白,方好行事;似這等望捕影,實在難以預料。”
    244

    捕影

    成語拼音:
    wò fēng bǔ yǐng
    成語解釋:
    猶言捕捉影。
    成語出處:
    漢·牟融《理惑論》第一卷:“神仙之書,聽之則洋洋盈耳,求其效,猶握而捕影,是以大道之所不取。”
    245

    承旨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chéng zhǐ
    成語解釋:
    見“望希指”。
    成語出處:
    《晉書·石崇傳》:“駿戚屬尊重,權勢赫奕。內外有司,望承旨。”
    246

    而遁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dùn
    成語解釋:
    遠遠望見敵人的蹤影或強大氣勢,即行遁逃。
    成語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蠻酋懲交趾之敗,望而遁。”
    247

    而降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jiàng
    成語解釋:
    :蹤影。降:投降。看見敵人的影子便繳械投降。形容軍隊毫無士氣。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自起兵之后,所過城池望而降。”
    248

    而潰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kuì
    成語解釋:
    潰:散,潰逃。剛看到敵方的影子就潰不成軍。形容軍旅不堪一擊
    成語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西川自唐劉辟構逆后,久無干戈,人不習戰。每歲諸道差兵屯戍大渡河,蠻旗才舉,望而潰。”
    249

    而靡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mí
    成語解釋:
    ①見對方的威勢就服服帖帖。形容畏懼之狀。②望見對方就為之折服傾倒。形容欽敬之狀。③同“望披靡”。
    成語出處:
    《漢書·杜周傳》:“天下莫不望而靡,自尚書近臣皆結舌杜口,骨肉親屬莫不股栗。”唐·陳子昂《堂弟孜墓志銘》:“是以鄉里長幼,望而靡;邦國賢豪,聞名而悅服。”
    250

    而起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ér qǐ
    成語解釋:
    聞:聽到;聲,消息。一聽到聲,就立刻起來響應。
    成語出處:
    宋 陳亮《祭趙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聞而起。”
    251

    而逃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táo
    成語解釋:
    遠遠望見對方的氣勢很盛;就嚇得逃跑了。聲;氣勢。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曹操以百萬之眾,聞吾之名,望而逃,今汝何人,敢不投降!”
    252

    而逃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ér táo
    成語解釋:
    聲。聽到聲,立即逃跑。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2回:“只要望見土匪的影子,早已聞而逃。”
    253

    而興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ér xīng
    成語解釋:
    見“聞而起”。
    成語出處:
    明·李贄《讀史匯·儲瓘》:“后泰州有心齋先生,其聞而興者歟。”
    254

    而至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ér zhì
    成語解釋:
    一聽到消息就來。形容行動迅速。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1回:“舅兄只顧要將細鳥帶回船去,剛才被他這陣亂叫,以致眾獸聞而至,幾乎性命不保。”
    255

    而走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zǒu
    成語解釋:
    聽到聲或看到蹤跡,馬上逃遁
    成語出處: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54回:“今又不能盡力拒敵,反是望而走。”
    256

    破膽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pò dǎn
    成語解釋:
    聽到一點聲就嚇破了膽。形容對某種力量的極度惶恐。
    成語出處:
    唐·李德裕《授張仲武東面招撫回鶻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深致虜之術;豈止聞破膽,益堅慕義之心。”
    257

    披靡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pī mǐ
    成語解釋:
    草木隨倒伏。比喻軍隊毫無斗志;老遠看到對方的氣勢很盛;沒交鋒就潰散了。披靡:草木隨倒伏。
    成語出處:
    漢 司馬相如《上林賦》:“應披靡,吐芳揚烈。”
    258

    撲影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pū yǐng
    成語解釋:
    比喻做事沒有把握,沒有目標。也比喻毫無根據地盲目尋求。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51回:“蔣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撲影么?’”
    259

    起浪

    成語拼音:
    wú fēng qǐ làng
    成語解釋:
    比喻平白無故地生出事來。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
    成語出處:
    唐 希運《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達摩西來,無起浪;世尊拈花,一場敗缺。”
    260

    三尺浪

    成語拼音:
    wú fēng sān chǐ làng
    成語解釋:
    比喻無緣無故也會生出事來。
    成語出處:
    * 第二個字是風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