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鐘的成語 (21個)
-
1
晨鐘暮鼓
- 成語拼音:
- chén zhōng mù gǔ
- 成語解釋:
- 暮:傍晚。佛教規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鐘。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鐘暮鼓無休時。”
-
2
黃鐘長棄
- 成語拼音:
- huáng zhōng cháng qì
- 成語解釋:
- 見“黃鍾毀棄”。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葉生》:“公一日謂生曰:‘君出余緒,遂使孺子成名。然黃鐘長棄奈何!’”
-
3
黃鐘大呂
- 成語拼音:
- huáng zhōng dà lǚ
- 成語解釋:
- 黃鐘:我國古代音樂分十二律;陰、陽各六律。其為六種陽律的第一律;聲調最洪大、響亮;大呂: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四律。舊時形容音樂或文辭正大、莊嚴、高妙。
- 成語出處:
- 《陸九淵集 語錄下》:“先生之文如黃鐘大呂,發達九地,真啟洙泗鄒魯之秘,其可不傳耶?”
-
4
洪鐘大呂
- 成語拼音:
- hóng zhōng dà lǜ
- 成語解釋:
- 大呂:陽律中排第四。形容音樂或文辭正大、莊嚴、高妙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焚書·復焦弱侯》:“至其真洪鐘大呂,大扣大鳴,小扣小應,俱系精神骨髓所在。”
-
5
黃鐘毀棄
- 成語拼音:
- huáng zhōng huǐ qì
- 成語解釋:
-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卜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
6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成語拼音:
- huáng zhōng huǐ qì,wǎ fǔ léi míng
- 成語解釋:
-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屈原《楚辭·卜居》:“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
7
黃鐘毀棄,瓦缶雷鳴
- 成語拼音:
- huáng zhōng huǐ qì,wǎ fǒu léi míng
- 成語解釋:
- 黃鐘:大鐘;瓦缶:瓦鍋。黃鐘被砸爛拋置一邊,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人卻身居高位
- 成語出處:
-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下卷:“鼠輩鴟張其若是哉!黃鐘毀棄,瓦缶雷鳴。蠢茲幺幺,毒害乃爾。”
-
8
毀鐘為鐸
- 成語拼音:
- huǐ zhōng wéi duó
- 成語解釋:
- 將鐘改鑄為鈴。毀大物為小物,比喻隨心所欲的愚蠢行為。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說林訓》:“心所說,毀舟為杕;心所欲,毀鐘為鐸。”
-
9
黃鐘瓦釜
- 成語拼音:
- huáng zhōng wǎ fǔ
- 成語解釋:
- 瓦釜:泥土燒成的大鍋,用作樂器,音調最為低。比喻高雅優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賢才和庸才。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屈原《楚辭·卜居》:“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
10
黃鐘瓦缶
- 成語拼音:
- huáng zhōng wǎ fǒu
- 成語解釋:
- 瓦缶:泥土燒成的大鍋,用作樂器,音調最低。比喻高雅優秀的或庸俗低劣的,或賢才和庸才
- 成語出處:
- 明·謝榛《四溟詩話》第三卷:“試誦我詩一篇或一聯,以見黃鐘瓦缶,聲調同異,則工拙兩存乎心,所論公平,靡不服矣。”
-
11
擊鐘陳鼎
- 成語拼音:
- jī zhōng chén dǐng
- 成語解釋:
- 鐘: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器。擊鐘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
- 成語出處:
- 《史記 貨殖列傳》:“灑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馬醫淺方,張里擊鐘。”
-
12
擊鐘鼎食
- 成語拼音:
- jī zhōng dǐng shí
- 成語解釋:
- 打鐘列鼎而食。形容貴族或富人生活奢華。
- 成語出處:
- 漢·張衡《西京賦》:“擊鐘鼎食,連騎相過。”三國·魏·嵇康《卜疑》:“寧聚貨千億,擊鐘鼎食;枕藉芬芳,婉臠美色乎?”
-
13
鳴鐘列鼎
- 成語拼音:
- míng zhōng liè dǐng
- 成語解釋:
- 漢張衡《西京賦》:“擊鐘鼎食,連騎相過。”鐘,打擊樂器,泛指一般樂器;鼎,盛物食器。謂用食時身邊響著樂器,眼前列著鼎器,后因用“鳴鐘列鼎”或“鳴鐘食鼎”形容古代貴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 成語出處:
- 漢·張衡《西京賦》:“擊鐘鼎食,連騎相過。”
-
14
鳴鐘食鼎
- 成語拼音:
- míng zhōng shí dǐng
- 成語解釋:
- 見“鳴鐘列鼎”。
- 成語出處:
- 漢·張衡《西京賦》:“擊鐘鼎食,連騎相過。”
-
15
竊鐘掩耳
- 成語拼音:
- qiè zhōng yǎn ěr
- 成語解釋:
- 掩耳:捂住耳朵。捂住耳朵偷鐘。比喻自欺欺人
- 成語出處:
- 《晉書·宣帝紀》:“亦猶竊鐘掩耳,以眾人為不聞;銳意盜金,謂市中為莫睹。”
-
16
撞鐘吹螺
- 成語拼音:
- zhuàng zhōng chuī luó
- 成語解釋:
- 螺:法螺,佛教樂器,用海螺殼制成。形容做佛事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華山女》:“街東街西講佛經,撞鐘吹螺鬧宮廷。”
-
17
撞鐘伐鼓
- 成語拼音:
- zhuàng zhōng fá gǔ
- 成語解釋:
- 奏樂,指寺院的晨鐘暮鼓
- 成語出處:
- 柳亞子《論詩五絕答鵝雛》:“撞鐘伐鼓幾人知?王薼清言世已非。”
-
18
撞鐘擊鼓
- 成語拼音:
- zhuàng zhōng jī gǔ
- 成語解釋:
- 奏樂,指寺院的晨鐘暮鼓
- 成語出處:
- 戰國·鄭·墨翟《墨子·非樂上》:“撞巨鐘,擊鳴鼓。”
-
19
朝鐘暮鼓
- 成語拼音:
- zhāo zhōng mù gǔ
- 成語解釋:
- 佛寺晨撞鐘,暮擊鼓以報時。
- 成語出處:
- 唐 李咸用《山中》詩:“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長掛情。”
-
20
撞鐘舞女
- 成語拼音:
- zhuàng zhōng wǔ nǚ
- 成語解釋:
- 撞鐘:奏樂;舞女:伴以美女跳舞。形容恣意行樂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說疑》:“為人主者,誠明于臣之所言,則雖畢戈馳騁,撞鐘舞女,國猶且存也。”
* 第二個字是鐘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