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目的成語 (141個)
-
121
游目騁觀
- 成語拼音:
- yóu mù chěng guān
- 成語解釋:
- 縱目觀望,盡覽景物。
- 成語出處:
- 漢·蔡邕《漢津斌》:“于是游目騁觀,南援三州,北集京都。”
-
122
游目騁懷
- 成語拼音:
- yóu mù chěng huái
- 成語解釋:
- 游目:遠眺;騁懷:放開胸懷,往遠處想。縱目四望,開闊心胸。
- 成語出處:
- 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
123
有目共睹
- 成語拼音:
- yǒu mù gòng dǔ
- 成語解釋: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成語出處:
- 清 錢謙益《錢牧齋尺牘 上卷 與王貽上之一》:“惟有日、貝葉,清閑送老。世間文字茫茫如前塵積卻,門下散花落彩如卿云在天,有目共睹。”
-
124
有目共見
- 成語拼音:
- yǒu mù gòng jiàn
- 成語解釋:
- 謂人人都看見,極其明顯。
- 成語出處:
- 清·陳確《大學辨一·翠薄山房帖》:“《大學》紛紛言先言后,有目共見。”
-
125
有目共賞
- 成語拼音:
- yǒu mù gòng shǎng
- 成語解釋:
- 賞:稱贊。誰看見了都稱贊。
- 成語出處:
- 清 陳裴之《湘煙小錄 瑞蘭雪涕拜題》:“云公子人品學問,有目共賞。”
-
126
魚目混珍
- 成語拼音:
- yú mù hùn zhēn
- 成語解釋:
- 見“魚目混珠”。
- 成語出處:
- 《參同契》上:“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槚。”唐·李白《鳴皋歌送岑徵君》:“蝘蜓嘲龍,魚目混珍。”
-
127
魚目間珠
- 成語拼音:
- yú mù jiān zhū
- 成語解釋:
- 見“魚目混珠”。
- 成語出處:
- 《參同契》上:“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槚。”宋·司馬光《稷下賦》:“珷玞亂玉,魚目間珠,泥沙漲者其泉混,莨莠茂者其谷蕪。”
-
128
有目如盲
- 成語拼音:
- yǒu mù rú máng
- 成語解釋:
- 盲:瞎。雖有眼睛,如同瞎子。指人缺乏見識,或不識大體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2回:“于是李林甫、楊國忠二人,一齊上前取看,只落得有目如盲,也一字看不出來,跼蹐無地。”
-
129
一目數行
- 成語拼音:
- yī mù shù xíng
- 成語解釋:
- 猶一目十行。
- 成語出處:
- 清·鈕琇《觚剩續編·英豪舉動》:“熊公廷弼當督學江南時,試卷皆親自批閱。閱則連長幾于中堂,鱗攤諸卷于上,左右置酒一壇,劍一口,手操不律,一目數行。”
-
130
悅目賞心
- 成語拼音:
- yuè mù shǎng xīn
- 成語解釋:
- 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暢。
- 成語出處:
- 葉圣陶《倪煥之》十七:“農場里的木芙蓉開了,共引為悅目賞心的樂事。”
-
131
有目無睹
- 成語拼音:
- yǒu mù wú dǔ
- 成語解釋:
- 猶言有眼無珠。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淮陰侯廟記》:“淮陰少年,有目無睹,不知將軍,用之如虎。”
-
132
一目五行
- 成語拼音:
- yī mù wǔ xíng
- 成語解釋:
- 猶一目十行。
- 成語出處:
- 《遼史·楊遵勖傳》:“天下之事,叢于樞府,簿書填委。遵勖一目五行俱下,判決如流。”
-
133
悅目娛心
- 成語拼音:
- yuè mù yú xīn
- 成語解釋:
- 使眼睛高興,使心里快樂。形容使人感到美好快樂。
- 成語出處:
- 宋·張舜民《與石司理書》:“大凡人見悅目娛心之物固所喜。”
-
134
一目之士
- 成語拼音:
- yī mù zhī shì
- 成語解釋:
- 指見解片面,不能看到事物整體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志雅堂雜抄》:“此書成于元代,道學之風甚盛,而能為是言,此是非之公也。近世一目之士,動以詆斥宋儒為莫逭之罪,亦愚甚矣。”
-
135
眾目共睹
- 成語拼音:
- zhòng mù gòng dǔ
- 成語解釋:
-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形容非常明顯,亦作“眾目共視”、“眾目具瞻”。
- 成語出處:
- 宋·何尚之《答宋文帝贊揚佛教事》:“且觀世大士所降近驗,并即表身世,眾目共睹,祈求之家,其事相繼。”
-
136
眾目共視
- 成語拼音:
- zhòng mù gòng shì
- 成語解釋:
-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形容非常明顯。同“眾目共睹”。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論臺諫官唐介等宜早牽復札子》:“言一出則萬口爭傳,眾目共視,雖欲為私,其勢不可。”
-
137
眾目睽睽
- 成語拼音:
- zhòng mù kuí kuí
- 成語解釋:
- 大家的眼睛都睜得大大地注視著。睽睽:睜大眼睛注意看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鄆州溪堂詩并序》:“新舊不相保持,萬目睽睽,公于此時能安以治之。”
-
138
眾目所歸
- 成語拼音:
- zhòng mu suǒ guī
- 成語解釋:
- 歸:歸附,趨向。眾人的目光集中在一處。形容一致贊賞
- 成語出處:
- 《宣和畫譜·道釋·辛澄》:“澄嘗于蜀中大圣寺畫僧伽及諸變相,士女傾城邑往觀焉,……茲乃眾目所歸,不待較而可得矣。”
-
139
縱目遠望
- 成語拼音:
- zòng mù yuǎn wàng
- 成語解釋:
- 縱目:放眼遠望。放眼向遠處眺望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登充州城樓》詩:“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
-
140
睜目張須
- 成語拼音:
- zhēng mù zhāng xū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第二個字是目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