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樹的成語 (42個)
-
21
拔樹搜根
- 成語拼音:
- bá shù sōu gēn
- 成語解釋:
- 比喻追究到底,徹底查問。
- 成語出處:
- 見“拔樹尋根”。
-
22
拔樹尋根
- 成語拼音:
- bá shù xún gēn
- 成語解釋:
- 比喻追究到底。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碧桃花》第一折:“俺那里有的是秦人晉人,你可也休將咱盤問,則管里絮叨叨拔樹尋根。”
-
23
別樹一旗
- 成語拼音:
- bié shù yī qí
- 成語解釋:
- 比喻與眾不同,加成一家。
- 成語出處:
- 清 袁枚《隨園詩話》卷七:“唐義山、香山、牧之、昌黎,同學杜者;今年內其詩集,都有是別樹一旗。”
-
24
別樹一幟
- 成語拼音:
- bié shù yī zhì
- 成語解釋:
- 別:另外;樹:建立。另外立起一面旗幟。比喻開創新路另成一家。
- 成語出處:
- 清 鄒容《革命軍》第二章:“中國士人,又有一種岸然道貌,根器特異,別樹一幟,以號于眾者。”
-
25
春樹暮云
- 成語拼音:
- chūn shù mù yún
- 成語解釋:
- 仰慕、懷念友人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
26
獨樹不成林
- 成語拼音:
- dú shù bù chéng lín
- 成語解釋:
- 獨:單獨。一棵樹成不了森林。比喻個人力量有限,做不成大事
- 成語出處:
- 《古今樂錄》:“梁曲曰:獨柯不成樹,獨樹不成林。”
-
27
大樹底下好乘涼
- 成語拼音:
- dà shù dǐ xià hǎo chéng lià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有所依托,事情就好辦。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一折:“每日則是吃他家的,便好道這大樹底下好乘涼。”
-
28
大樹將軍
- 成語拼音:
- dà shù jiāng jūn
- 成語解釋:
- 原指東漢馮異。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馮異傳》:“諸將軍并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
29
獨樹一幟
- 成語拼音:
- dú shù yī zhì
- 成語解釋:
- 單獨打起一面旗號。比喻風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門戶。
- 成語出處:
- 清 袁枚《隨園詩話》:“所以能獨樹一幟者,正為其不襲盛唐窠臼也。”
-
30
風樹悲
- 成語拼音:
- fēng shù bēi
- 成語解釋:
- 指喪父母的悲傷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贈友》詩:“庶使孝子心,皆無風樹悲。”
-
31
風樹之悲
- 成語拼音:
- fēng shù zhī bēi
- 成語解釋:
- 風樹: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養。指喪父母的悲傷
- 成語出處:
- 唐·道宣《續高僧傳·譯經·釋寶唱》:“臨朝端默,過隙子思彌軫;垂拱巖廊,風樹之悲逾切。”
-
32
風樹之感
- 成語拼音:
- fēng shù zhī gǎn
- 成語解釋:
- 風樹: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養。指喪父母的悲傷
- 成語出處:
- 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九卷:“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
-
33
撼樹蚍蜉
- 成語拼音:
- hàn shù bí fú
- 成語解釋:
- 撼:搖動。蚍蜉:大螞蟻。想把大樹搖動的大螞蟻。比喻自不量力者。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34
火樹琪花
- 成語拼音:
- huǒ shù qí huā
- 成語解釋:
- 比喻燦爛的燈火或焰火。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七回:“于是進入行宮,只見庭燎繞空,香屑布地,火樹琪花,金窗玉檻。”
-
35
諱樹數馬
- 成語拼音:
- huì shù shù mǎ
- 成語解釋:
-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建為郎中令,書奏事,事下,建讀之,曰:‘誤書!“馬”者與尾當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譴死矣!’甚惶恐。其為謹慎,雖他皆如是。萬石君少子慶為太仆,御出,上問車中幾馬,慶以策數馬畢,舉手曰:六馬。慶于諸子中最為簡易矣,然猶如此。”《漢
- 成語出處:
-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建為郎中令,書奏事,事下,建讀之,曰:‘誤書!“馬”者與尾當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譴死矣!’……萬石君少子慶為太仆,御出,上問車中幾馬,慶以策數馬畢,舉手曰:六馬。慶于諸子中最為簡易矣,然猶如此。”
-
36
見樹不見林
- 成語拼音:
- jiàn shù bù jiàn lín
- 成語解釋:
- 只看見眼前的樹木,卻看不到背后的森林
- 成語出處:
-
37
劍樹刀山
- 成語拼音:
- jiàn shù dāo shān
- 成語解釋:
- 佛教所說的地獄之刑。形容極殘酷的刑罰。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灌州羅漢和尚》:“曰:‘如何是法?’師曰:‘劍樹刀山。’”
-
38
枯樹逢春
- 成語拼音:
- kū shù féng chūn
- 成語解釋:
- 已枯之樹又重獲生機。喻絕境逢生。
- 成語出處:
- 《景德傳燈錄·唐州大乘山和尚》:“問:‘枯樹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希有。’”
-
39
枯樹生花
- 成語拼音:
- kū shù shēng huā
- 成語解釋:
- 枯樹開起花來。比喻在絕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志·劉廙傳》:“臣罪應傾宗,禍應覆族……起煙于寒灰之上,生華于已枯之木。”
-
40
自樹一幟
- 成語拼音:
- zì shù yī zhì
- 成語解釋:
- 比喻單獨建立一種風格、體制、派別或力量等。
- 成語出處:
- 清 袁枚《隨園詩話》卷一:“率皆攻排詆呵,自樹一幟,殊可笑也。”
* 第二個字是樹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