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時的成語 (118個)

    101

    施宜

    成語拼音:
    yīn shí shī yí
    成語解釋:
    因:根據;宜:適當。根據不同期的具體情況,采取適當的措施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韋賢傳論》:“漢承亡秦絕學之后,祖宗之制因施宜。”
    102

    推移

    成語拼音:
    yǔ shí tuī yí
    成語解釋:
    隨著世道的變化而變化以合宜。
    成語出處:
    唐 李白《冬夜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吾不凝滯于物,與推移。”
    103

    無兩

    成語拼音:
    yī shí wú liǎng
    成語解釋:
    無兩:沒有第二個。即沒有可以相比的
    成語出處:
    蔡東藩《唐史演義》第53回:“況且良娣姿色,也是一無兩,更兼與肅宗患難相依,事事能先意承旨,無怪肅宗格外鐘情。”
    104

    消息

    成語拼音:
    yǔ shí xiāo xi
    成語解釋:
    指事物無常,隨間的推移而興盛衰亡。消,消亡。息,孳生。
    成語出處:
    《周易 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消息。”《后漢書 孔融傳》:“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繩之以古行刑,投之以殘棄,非所謂與消息者也。”
    105

    偕行

    成語拼音:
    yǔ shí xié xíng
    成語解釋:
    變通趨
    成語出處:
    《易 損》:“損益盈虛,與偕行。”
    106

    戲言

    成語拼音:
    yī shí xì yán
    成語解釋:
    偶然開玩笑的話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卷:“這話雖然有的,止不過一戲言,難道奴家終身之事,只在兩局棋上結果了不成!”
    107

    一刻

    成語拼音:
    yī shí yī kè
    成語解釋:
    指非常短暫的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2卷:“可憐今日我無錢,一一刻如長年。”
    108

    之標

    成語拼音:
    yī shí zhī biāo
    成語解釋:
    標:出色。一個期里最出眾的人物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王徐徐答曰:‘亡叔是一之標,公是千載之英。’一坐歡然。”
    109

    之冠

    成語拼音:
    yī shí zhī guàn
    成語解釋:
    冠:首位。一個期居首位的人物
    成語出處:
    《晉書·王獻之傳》:“少有盛名,而高邁不羈,雖閑居終日,容止不怠,風流為一之冠。”
    110

    之權

    成語拼音:
    yī shí zhī quán
    成語解釋:
    的權宜。
    成語出處:
    《韓非子·難一》:“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之權,又知萬世之利。”《淮南子·人間訓》:“文公曰:‘咎犯之言,一之權也;雍季之言,萬世之利也,吾豈可以先一之權而后萬世之利哉!’”
    111

    之秀

    成語拼音:
    yī shí zhī xiù
    成語解釋:
    一個期的優秀人物。亦作“一之選”。
    成語出處:
    《周書·唐瑾傳》:“六尚書皆一之秀,周文自謂得人,號為六俊。”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四卷:“后主問帝:‘蕭妃何如此人?’帝曰:‘春蘭秋菊,各一之秀也。’”
    112

    之選

    成語拼音:
    yī shí zhī xuǎn
    成語解釋:
    指某一期的優秀人才。
    成語出處:
    《新唐書·韋抗傳》:“它所辟舉,如王維、王縉、崔殷等,皆一選云。”宋·曾鞏《〈范寬之奏議集〉序》:“其所引拔以言為職者,如公,皆一之選。”
    113

    制宜

    成語拼音:
    yīn shí zhì yí
    成語解釋:
    因:根據;制:制定;宜:適當。根據不同期的具體情況,采取適當的措施。
    成語出處:
    《晉書 劉頌傳》:“所遇不同,故當因制宜,以盡事適今。”
    114

    不偶

    成語拼音:
    zāo shí bù ǒu
    成語解釋:
    同“遭逢不偶”。
    成語出處:
    元·許衡《務五事·為君難·任賢》:“遭不偶,務自韜晦。”
    115

    定制

    成語拼音:
    zāo shí dìng zhì
    成語解釋:
    謂因勢而規定法制。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崔骃傳》:“故圣人執權,遭定制,步驟之差,各有云設。”李賢注:“遭遇其而定法制,不循于舊也。”
    116

    識務

    成語拼音:
    zhī shí shí wù
    成語解釋:
    務:事。能看清當的大勢并了解世事,不去違背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6卷:“這是佛天面上好看的事,況我每知識務,正該如此。”
    117

    養晦

    成語拼音:
    zūn shí yǎng huì
    成語解釋:
    遵:遵循,按照;勢;晦:隱藏。原為頌揚周武王順應勢,退守待。后多指暫隱居,等待機。
    成語出處:
    《詩經·周頌·酌》:“于鑠王師,遵養晦。”
    118

    制宜

    成語拼音:
    zāo shí zhì yí
    成語解釋:
    猶言因制宜。
    成語出處:
    《隋書·經籍志一》:“遭制宜,質文迭用,應之以通變,通變之以中庸。”
    * 第二個字是時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