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文的成語 (133個)

    121

    生義

    成語拼音:
    yuán wén shēng yì
    成語解釋:
    字,指字面。只根據字面理解內容,牽強附會,不求甚解。亦作“望生義”。
    成語出處:
    宋·朱熹《答呂子約·論語》:“讀書窮理,須認正意,切忌如此緣生義,附會穿穴。”
    122

    王施禮樂,遇桀紂動干戈

    成語拼音:
    yù wén wáng shī lǐ yuè,yù jié zhòu dòng gān gē
    成語解釋:
    王:周王;桀:夏桀;紂:商紂。指碰到好人以禮相待,遇到壞人以武相待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第48卷:“遇王興禮樂,遇桀紂呈干戈。”
    123

    無行

    成語拼音:
    yǒu wén wú xíng
    成語解釋:
    雖有才而人品不好。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或有無行,久而穢跡惡聲,使人不屑齒錄者,其勢亦可以乞食。”
    124

    行遠

    成語拼音:
    yán wén xíng yuǎn
    成語解釋:
    言辭有采,才能傳播遠方或影響后世。
    成語出處:
    明·張溥《〈壬申選〉序》:“言行遠,國家賴之。”參見“言而無,行之不遠”。
    125

    逸句

    成語拼音:
    yí wén yì jù
    成語解釋:
    指散佚的章和句子。
    成語出處: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五》:“雖千古茫昧,理世玄遠,遺逸句,容或可尋,沿途隱顯,方土可驗。”
    126

    軼事

    成語拼音:
    yí wén yì shì
    成語解釋:
    :前人流傳下來的詩;軼事:逸事。流傳在外而未經史書記載的事跡
    成語出處:
    宋·朱熹《監潭州南岳廟劉君墓志銘》:“搜集先世遺軼事,纖悉無遺。”
    127

    允武

    成語拼音:
    yǔn wén yǔn wǔ
    成語解釋:
    形容能能武。
    成語出處:
    《詩經 魯頌 泮水》:“允允武,昭假烈祖。”
    128

    達禮

    成語拼音:
    zhī wén dá lǐ
    成語解釋:
    達:懂得。有才學,懂禮儀
    成語出處:
    清·張南莊《何典》第十回:“你既這等知達禮,曉得敬重我……便饒你性命。”
    129

    害意

    成語拼音:
    zhí wén hài yì
    成語解釋:
    謂拘泥于字面而損害內容。
    成語出處:
    宋·蘇軾《應詔論四事狀》:“推考其故,蓋提舉鹽事司執害意,謂非貧乏不在此數。”
    130

    譎諫

    成語拼音:
    zhǔ wén jué jiàn
    成語解釋:
    :用譬喻來規勸;譎諫:委婉諷刺。通過詩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進行諷諫。
    成語出處:
    《毛詩序》:“主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131

    右武

    成語拼音:
    zuǒ wén yòu wǔ
    成語解釋:
    武并用
    成語出處:
    唐·李咸用《遠公亭特丹》詩:“左右武憐君榮,白銅碮上慚清明。”
    132

    之士

    成語拼音:
    zhuì wén zhī shì
    成語解釋:
    :連綴辭句成為章。稱著述者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劉向傳》:“自孔子后,綴之士眾矣。”
    133

    之軫

    成語拼音:
    zhū wén zhī zhěn
    成語解釋:
    軫:古代車后的橫木,代指車。繪有朱紅色飾的車子。形容高官所乘車的精美華貴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張皓王龔傳論》:“晨門有抱關之夫,柱下無朱之軫也。”
    * 第二個字是文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