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心的成語 (535個)

    401

    一德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yī dé
    成語解釋:
    同“同同德”。
    成語出處:
    明·李東陽《跋鶴山魏先生書真跡》:“君臣上下同一德,則平居有所裨益,緩急有所倚仗。”
    402

    一力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yī lì
    成語解釋:
    同“同協力”。
    成語出處:
    晉·袁宏《后漢紀·光武帝紀》:“近欲徙水北營,合于水南,同一力,人自為戰,何有不克哉?”
    403

    葉力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yè lì
    成語解釋:
    同“同協力”。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論乞主張范仲淹富弼等行事札子》:“臣聞自古帝王致治,須待同葉力之人。”
    404

    一意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yī yì
    成語解釋:
    志一致。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志·魯肅傳》:“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及說備使撫表眾,同一意,共治曹操。”
    405

    揖志

    成語拼音:
    tuán xīn yī zhì
    成語解釋:
    一志。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普天之下,摶揖志。”
    406

    壹志

    成語拼音:
    tuán xīn yī zhì
    成語解釋:
    見“摶揖志”。
    成語出處:
    清·曾國藩《湘鄉縣賓興堂記》:“入無仰事俯畜之累,出無金盡裘敝可憐之色,摶壹志,以道于君子之道。”
    407

    置腹

    成語拼音:
    tuī xīn zhì fù
    成語解釋:
    把赤誠的交給人家。比喻真誠待人。推:拿出;置:安放。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光武帝紀》:“蕭王推赤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408

    致腹

    成語拼音:
    tuī xīn zhì fù
    成語解釋:
    見“推置腹”。
    成語出處:
    宋·王禹偁《請撰大行皇帝實錄表》:“故得百萬之師,如臂使指,億兆之眾,推致腹。”
    409

    在口

    成語拼音:
    tí xīn zài kǒu
    成語解釋:
    提在口,幾乎要跳出來。形容恐懼。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不爭你握雨攜云,常使我提在口。”
    410

    六意

    成語拼音:
    wǔ xīn liù yì
    成語解釋:
    指三二意。
    成語出處:
    漢 焦贛《易林 睽之隨》:“五六意,歧道多怪,非君本志,生我恨悔。”
    411

    戀戰

    成語拼音:
    wú xīn liàn zhàn
    成語解釋:
    沒有情去留戀戰事。指不想做某事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回:“那道人見倒了和尚,無戀戰,賣個破綻便走。”
    412

    如秤

    成語拼音:
    wǒ xīn rú chèng
    成語解釋:
    表示自己處理事情極端公平。
    成語出處:
    《馮堂書鈔》卷三七引諸葛亮《雜言》:“我如秤,不能為人作輕重。”
    413

    邪意

    成語拼音:
    wāi xīn xié yì
    成語解釋:
    術不正。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0回:“你總不聽我的話,倒叫這些人教的歪邪意,狐媚魘道的。”
    414

    有愧

    成語拼音:
    wèn xīn yǒu kuì
    成語解釋:
    愧:慚愧。問問自己覺得有感到慚愧的地方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1回:“只是我自己問有愧,便覺得不好。”
    415

    之論

    成語拼音:
    wéi xīn zhī lùn
    成語解釋:
    與內相違背的話。
    成語出處:
    魯迅《書信集 致王志之》:“也姑且不要求太求全,因為求全責備,則有些人便遠避了,壞一點的就來迎合,作違之論。”
    416

    之言

    成語拼音:
    wéi xīn zhī yán
    成語解釋:
    違;違背。違背個人意的言論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88回:“仙凡路隔,尤不應以違之言,釋當日之恨。”
    417

    勃勃

    成語拼音:
    xióng xīn bó bó
    成語解釋:
    形容雄很大;很有理想。勃勃:旺盛的樣子。
    成語出處:
    茅盾《新版后記》:“最初構思的時候,原也雄勃勃,打算在我力所能及的廣闊畫面上把一些最典型的人物事態組織進去。”
    418

    豹膽

    成語拼音:
    xióng xīn bào dǎn
    成語解釋:
    比喻非常膽大。
    成語出處: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三折:“老元帥!我有熊豹膽,怎敢掩藏著趙氏孤兒。”
    419

    畢力

    成語拼音:
    xī xīn bì lì
    成語解釋:
    :盡;畢力:盡力。竭盡智慧和力量
    成語出處:
    漢·蔡邕《楊太尉碑銘》:“乃及伊公,克光前矩,悉畢力,胤其祖武。”
    420

    稱意

    成語拼音:
    xiàng xīn chēng yì
    成語解釋:
    滿意。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公子身邊最講得話、像稱意的,有兩個門客,一個是蕭管朋友賈清夫,一個是拳棒教師趙能武。一文一武,出入不離左右。”
    * 第二個字是心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