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心的成語 (535個)

    361

    并力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bìng lì
    成語解釋: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成語出處:
    漢 賈誼《過秦論下》:“且天下嘗同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險阻而不能進者。”
    362

    畢力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bì lì
    成語解釋:
    盡力。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任隗傳》:“永元初,外戚秉權,朝臣畏悚,莫敢抗者,惟隗與袁安同畢力,數犯顏諫。”
    363

    拔腦

    成語拼音:
    tòng xīn bá nǎo
    成語解釋:
    形容傷到極點。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陸機與長沙顧母書,述從祖弟士橫死。乃言,痛拔腦,有如孔懷。”
    364

    病首

    成語拼音:
    tòng xīn bìng shǒu
    成語解釋:
    猶痛疾首。形容極其悲憤。
    成語出處:
    《新唐書 突厥傳上》:“帝謂群臣曰:‘往國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詭而臣之,聯常痛病首,思一刷恥于天下。”
    365

    不足

    成語拼音:
    tān xīn bù zú
    成語解釋:
    貪得無厭,永不滿足。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五回:“汝貪不足!既得吳郡,而又強并吾界!”
    366

    斷金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duàn jīn
    成語解釋:
    《易·系辭上》:“二人同,其利斷金。”后以“同斷金”形容齊力量大。
    成語出處:
    《易·系辭上》:“二人同,其利斷金。”
    367

    敵愾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dí kài
    成語解釋:
    同懷強烈的憤恨以對付敵人。
    成語出處:
    清·魏源《圣武記》第八卷:“勉以同敵愾,為長庚雪讎憤。”
    368

    共膽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gòng dǎn
    成語解釋:
    亦作“同合膽”。志一致。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鄭太傳》:“不肯同共膽,與齊進退。”
    369

    共濟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gòng jì
    成語解釋:
    亦作“同協濟”。謂齊協力,克服困難。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朋黨論》:“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共濟。”
    370

    劌目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guì mù
    成語解釋:
    猶言嘔瀝血。
    成語出處:
    明·李東陽《同年祭亨父文》:“當其鉥劌目,出鬼入神,傲睨一世,前無古人。”
    371

    合德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hé dé
    成語解釋:
    同“同同德”。
    成語出處:
    清·李漁《蜃中樓·獻壽》:“我有兩個同胞兄弟,一個是洞庭君,一個錢塘君。洞庭與俺同合德。”
    372

    合膽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hé dǎn
    成語解釋:
    見“同共膽”。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八回:“若丞相肯放回去,就當招安本部人馬,同合膽,方可歸順。’”
    373

    合力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hé lì
    成語解釋: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成語出處: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同德。”
    374

    合意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hé yì
    成語解釋:
    同“同一意”。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匡衡傳》:“朕嘉與君同合意,庶幾有成。”
    375

    僇力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jié lì
    成語解釋:
    見“同戮力”。
    成語出處:
    《明史·王直傳》:“陛下宵衣旰食,征天下兵,與群臣兆姓同僇力,期滅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恥。”
    376

    竭力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jié lì
    成語解釋:
    同“同畢力”。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交趾獻奇獸賦》:“陛下誠有意于此,臣等敢不同竭力,對揚而行之。”
    377

    絕氣

    成語拼音:
    tòng xīn jué qì
    成語解釋:
    形容悲憤到極點。
    成語出處:
    《晉書 桓溫傳》:“今寇賊冰消,大事垂定……而橫議妄生,成此貝錦,使垂滅之賊復獲蘇息,所以痛絕氣,悲慨彌深。”
    378

    疾首

    成語拼音:
    tōng xīn jí shǒu
    成語解釋:
    恫:疼痛。形容極端仇恨
    成語出處:
    《新唐書·蕭銳傳》:“我是以恫疾首,思刷厥恥。”
    379

    刻骨

    成語拼音:
    tòng xīn kè gǔ
    成語解釋:
    傷痛入骨髓。形容傷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明史·劉健傳》:“臣等遭逢先帝,臨終顧命,惓惓以陛下為托,痛刻骨,誓以死報。”
    380

    成語拼音:
    tòu xīn liáng
    成語解釋:
    指十分失望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5回:“把叔寶說個透涼,只得改口道:‘二位賢弟,若是這等多,大家同去就罷了。’”
    * 第二個字是心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