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山的成語 (262個)

    121

    遍野

    成語拼音:
    màn shān biàn yě
    成語解釋:
    漫:原為水滿外流的意思;引申為“布滿”;遍:動詞;遍及;布滿。原指布滿了岡、田間曠野。形容數量很多、范圍很廣、聲勢很大。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8回:“西涼州前部先鋒馬岱引軍一萬五千,浩浩蕩蕩,漫遍野而來。”
    122

    遍野

    成語拼音:
    mí shān biàn yě
    成語解釋:
    彌:滿;遍:遍及。上和田野里到處都是。形容數量很多、范圍很廣、聲勢很大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八卷:“忽然谷之中,金鼓之聲四起,蠻兵彌遍野而來。”
    123

    范水

    成語拼音:
    mó shān fàn shuǐ
    成語解釋:
    用文字或圖畫描繪水景物。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物色》:“及長卿之徒,詭勢瑰聲,模范水,字必魚貫。”
    124

    亙野

    成語拼音:
    mí shān gèn yě
    成語解釋:
    滿遍野。
    成語出處:
    宋·洪邁《容齋隨筆·王蕊杜鵑》:“二花在江東彌亙野,殆與榛莽相似。”
    125

    滿滿谷

    成語拼音:
    mǎn shān mǎn gǔ
    成語解釋:
    到處都是。形容非常多
    成語出處:
    元·鄭光祖《蟾宮曲》:“見滿滿谷,紅葉黃花。”
    126

    覓玉

    成語拼音:
    mí shān mì yù
    成語解釋:
    喻深入推究,求得事物真諦。
    成語出處:
    明·呂坤《答孫冢宰立亭論格物第二書》:“如披沙揀金,劚覓玉,不格到十分真處,怎知到十分至處?”
    127

    勝川

    成語拼音:
    míng shān shèng chuān
    成語解釋:
    風景優美的著名河
    成語出處:
    《晉書 孫統傳》:“居職不留心碎務,縱意游肆,名勝川,靡不窮究。”
    128

    誓海

    成語拼音:
    méng shān shì hǎi
    成語解釋:
    對著海盟誓,指男女相愛堅貞不屈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四塊玉》:“他若是背義忘恩尋罪責,我將這盟誓海說的明白。”
    129

    勝水

    成語拼音:
    míng shān shèng shuǐ
    成語解釋:
    見“名勝川”。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4卷:“從來天子建都之處,人杰地靈,自然名勝水,湊著賞心樂事。”
    130

    事業

    成語拼音:
    míng shān shì yè
    成語解釋:
    指著作。
    成語出處:
    王西彥《鄉下朋友》:“莊道耕就一直躲在文化中心大城市,專心于名事業。”
    131

    塞野

    成語拼音:
    màn shān sāi yě
    成語解釋:
    同“漫遍野”。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1回:“操大怒曰:‘諸葛村夫,安敢如此!’催動三軍,漫塞野,盡至新野下寨。”
    132

    可移

    成語拼音:
    nán shān kě yí
    成語解釋:
    :終南。比喻已經定案,不可更改。
    成語出處:
    《舊唐書·李元纮傳》:“南或可改移,此判終無搖動。”
    133

    可移,此案不動

    成語拼音:
    nán shān kě yí,cǐ àn bù dòng
    成語解釋:
    :終南;動:動搖。終南可以移動,但已定下的案子決不能更改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終以為南可移,此案不動。”
    134

    可移,判不可搖

    成語拼音:
    nán shān kě yí,pàn bù kě yáo
    成語解釋:
    :終南;判:裁決;搖:動搖。終南可以移動,但已定下的案子決不能更改
    成語出處:
    《舊唐書·李元纮傳》:“南可移,判不可搖也。”
    135

    鐵案

    成語拼音:
    nán shān tiě àn
    成語解釋:
    指已經判定、不可改變的案件。
    成語出處:
    典出《新唐書 李元纮傳》:“元纮早修謹,仕為雍州司戶參軍。時太平公主勢震天下,百司順望風指,嘗與民競碾硙,元纮還之民。長史竇懷貞大驚,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可移,判不可搖也。’”
    136

    有鳥,北張羅

    成語拼音:
    nán shān yǒu niǎo,běi shān zhāng luó
    成語解釋:
    鳥兒在南,卻到北去張網捕捉。比喻方法不對,無法達到目的
    成語出處:
    137

    之悲

    成語拼音:
    niú shān zhī bēi
    成語解釋:
    在牛上發出的悲嘆。譏諷因非份之想而引起的悲哀
    成語出處:
    138

    之壽

    成語拼音:
    nán shān zhī shòu
    成語解釋:
    :終南。壽命像終南那樣長久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之壽。”
    139

    帶河

    成語拼音:
    pī shān dài hé
    成語解釋:
    靠著,環著河。指形勢險要的地方。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一》:“秦地半天下,兵敵四國,被帶河,四塞以為固。”
    140

    倒峽

    成語拼音:
    pái shān dǎo xiá
    成語解釋:
    排:排開;倒:翻倒。推開岳,翻倒峽。形容水勢猛,力量強盛,聲勢浩大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84回:“但見城外水聲淙淙,一望江湖,有排倒峽之勢。”
    * 第二個字是山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