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天的成語 (368個)
-
121
跼天蹐地
- 成語拼音:
- jú tiān jí dì
- 成語解釋:
- 跼:彎腰;蹐:前腳接后腳地小步走。形容惶恐不安的樣子,也指窘迫無路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
-
122
極天際地
- 成語拼音:
- jí tiān jì dì
- 成語解釋:
- 形容十分高大。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8回:“頌魏公曹操功德‘極天際地,伊周莫及,宜進爵為王’。”
-
123
局天蹐地
- 成語拼音:
- jú tiān jí dì
- 成語解釋:
- 局:彎腰;蹐:前腳接后腳地小步走。形容惶恐不安的樣子,也指窘迫無路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
-
124
祭天金人
- 成語拼音:
- jì tiān jīn rén
- 成語解釋:
- 祭:祭祀。指佛像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霍去病傳》:“收休屠祭天金人。”
-
125
局天扣地
- 成語拼音:
- jú tiān kòu dì
- 成語解釋:
- 悲痛訴說貌。語本《詩·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
- 成語出處:
- 語出《詩·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
-
126
繼天立極
- 成語拼音:
- jì tiān lì jí
- 成語解釋:
- 繼:繼承;天、極:指帝位。繼承天子之位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序》:“天必命之以為億兆之君師,使之治而教之,以復其性,此伏羲、神農、黃帝、堯舜,所以繼天立極。”
-
127
九天攬月
- 成語拼音:
- jiǔ tiān lǎn yuè
- 成語解釋:
- 攬:采摘。到天的最高處去摘月。常形容壯志豪情。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詩:“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
128
寂天寞地
- 成語拼音:
- jì tiān mò dì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沒有能力或沒有什么作為。
- 成語出處:
- 明 王守仁《傳習錄》下卷:“未扣時原是驚天動地,既扣時也只是寂天寞地。”
-
129
撅天撲地
- 成語拼音:
- juē tiān pū dì
- 成語解釋:
- 形容盡量搜括。
- 成語出處:
- 元 武漢臣《玉壺春》第四折:“見倈子撅天撲地,不弱如打家劫舍殺人賊。”
-
130
極天蟠地
- 成語拼音:
- jí tiān pán dì
- 成語解釋:
- 謂充塞天地之間。語本《禮記·樂記》:“及夫禮樂之極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陰陽而通乎鬼神。”
- 成語出處:
- 語出《禮記·樂記》:“及夫禮樂之極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陰陽而通乎鬼神。”
-
131
極天爬地
- 成語拼音:
- jí tiān pá dì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132
焮天鑠地
- 成語拼音:
- jú tiān shuò dì
- 成語解釋:
- 形容火勢熾盛。
- 成語出處:
- 唐·王維《京兆尹張公德政碑》:“火燎將至,焮天鑠地。”
-
133
經天緯地
- 成語拼音:
- jīng tiān wěi dì
- 成語解釋:
- 經、緯:南北縱線為經;東西橫線為緯;引申為治理、規劃。比喻經營規劃治理。形容人的才能極大。
- 成語出處:
- 《國語 周語》:“經之以天,緯之以地,經緯不爽,文之象也。”北周 庾信《擬連珠》:“蓋聞經天緯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
-
134
極天罔地
- 成語拼音:
- jí tiān wǎng dì
- 成語解釋:
- 謂遍天下。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一回:“聽哀告,聽哀告!賤軀流落誰知道,誰知道!極天罔地,罪惡難分顛倒。”
-
135
九天仙女
- 成語拼音:
- jiǔ tiān xiān nǚ
- 成語解釋:
- 指天上的仙女,比喻絕色美女
- 成語出處:
- 元 喬吉《金錢記》第一折:“你看此女非凡,真乃九天仙女也。”
-
136
靠天吃飯
- 成語拼音:
- kào tiān chī fàn
- 成語解釋:
- 謂依賴自然條件來過日子。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3回:“為什么人家說,靠天吃飯,賴地穿衣呢?”
-
137
哭天喊地
- 成語拼音:
- kū tiān hǎn dì
- 成語解釋:
- 提高嗓門又哭又叫。
- 成語出處:
- 凌力《少年天子》第六章:“公堂上三十棍打下來,大人都要哭天喊地,他小小年紀卻一聲不哼。”
-
138
哭天抹淚
- 成語拼音:
- kū tiān mǒ lèi
- 成語解釋:
- 形容哭哭啼啼。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2回:“前日不知為什么攆出去,在家里哭天抹淚的。”
-
139
叩天無路
- 成語拼音:
- kòu tiān wú lù
- 成語解釋:
- 叩:敲;閽:宮門;叩閽:鳴冤。指沒辦法申訴冤屈
- 成語出處: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二回:“生員自小女被惡侯搶劫,叩天無路,逢人哭訴。”
-
140
愧天怍人
- 成語拼音:
- kuì tiān zuò rén
- 成語解釋:
- 怍:慚愧。對天對人,都感到慚愧。指做了虧心事無臉見人。
- 成語出處:
- 《孟子·盡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
* 第二個字是天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