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天的成語 (368個)

    101

    有眼

    成語拼音:
    huáng tiān yǒu yǎn
    成語解釋:
    :上。老爺長著眼睛公正對待世事
    成語出處: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一回:“想皇有眼,自作自受。”
    102

    震地

    成語拼音:
    hàn tiān zhèn dì
    成語解釋:
    撼:搖動;震:震動。震動了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成語出處:
    《三國志 魏志 文帝紀》裴松之注:“惟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嗚呼哀哉!于時震地駭。《水經注 河水》:“濤涌波襄,雷奔電泄,震動地。”
    103

    轉地

    成語拼音:
    huí tiān zhuǎn dì
    成語解釋:
    猶言旋轉乾坤。比喻改變君王的情緒或態度。
    成語出處:
    唐·劉肅《大唐新語·剛正》:“挾山超海之力,望此猶輕;回轉地之威,方斯更烈。”
    104

    之力

    成語拼音:
    huí tiān zhī lì
    成語解釋:
    :能夠扭轉難以挽回的局勢。原指論證有力;能挽回局勢;現比喻力量巨大;能挽回很難挽回的局勢。
    成語出處:
    《新唐書 張玄素傳》:“張公論事,有回之力,可謂仁人之言哉。”
    105

    轉日

    成語拼音:
    huí tiān zhuǎn rì
    成語解釋:
    回:旋轉。比喻權勢力量極大,能扭轉極難挽回的局勢
    成語出處:
    《舊唐書·王義方傳》:“雖挾山超海之力,望此猶輕;回轉日之威,方斯更劣。”
    106

    再造

    成語拼音:
    huí tiān zài zào
    成語解釋:
    回:挽回,扭轉。扭轉乾坤,再造國家。形容忠心保國,功高蓋世
    成語出處:
    《舊唐書·昭宗紀》:“甲戍制賜全忠‘回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名。”
    107

    愛民

    成語拼音:
    jìng tiān ài mín
    成語解釋:
    敬奉命,愛護百姓。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下西洋》第一折:“方今圣人在位,圣智神聰,敬愛民,豁達大度。”
    108

    促地

    成語拼音:
    jú tiān cù dì
    成語解釋:
    窘迫無路。
    成語出處:
    王維城《新樂府》:“華工苦,華工苦,局促地無門訴。”
    109

    地泣鬼神

    成語拼音:
    jīng tiān dì qì guǐ shén
    成語解釋:
    驚:震驚。使地為之震驚,使鬼神為之哭泣
    成語出處:
    清·汪琬《烈婦周氏墓表》:“然則匹婦雖微,及其精誠所激,往往動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110

    廣樂

    成語拼音:
    jūn tiān guǎng yuè
    成語解釋:
    上的音樂,仙樂。后形容優美雄壯的樂曲。
    成語出處:
    漢 張衡《西京賦》:“昔者大帝說秦繆公而覲之,饗以鈞廣樂。”
    111

    棘地

    成語拼音:
    jīng tiān jí dì
    成語解釋:
    荊、棘:帶刺的灌木。地間到處是荊棘。比喻處境艱險;障礙重重。
    成語出處:
    清 壯者《掃迷帚》:“一事不能做,寸步不能行,荊刺地,生氣索然。”
    112

    九地

    成語拼音:
    jiǔ tiān jiǔ dì
    成語解釋:
    原指上的最高層和地的最深處。后比喻兩者相差極遠。
    成語出處:
    《孫子 形篇》:“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乎九之上。”
    113

    就地

    成語拼音:
    jiāng tiān jiù dì
    成語解釋:
    謂以高就低。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小娘子休得悲傷,小可承娘子錯愛,將就地,求之不得,豈敢推托?”
    114

    蹐地

    成語拼音:
    jú tiān jí dì
    成語解釋:
    跼:彎腰;蹐:前腳接后腳地小步走。形容惶恐不安的樣子,也指窘迫無路的樣子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正月》:“謂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
    115

    際地

    成語拼音:
    jí tiān jì dì
    成語解釋:
    形容十分高大。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8回:“頌魏公曹操功德‘極際地,伊周莫及,宜進爵為王’。”
    116

    蹐地

    成語拼音:
    jú tiān jí dì
    成語解釋:
    局:彎腰;蹐:前腳接后腳地小步走。形容惶恐不安的樣子,也指窘迫無路的樣子。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正月》:“謂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
    117

    金人

    成語拼音:
    jì tiān jīn rén
    成語解釋:
    祭:祭祀。指佛像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霍去病傳》:“收休屠祭金人。”
    118

    扣地

    成語拼音:
    jú tiān kòu dì
    成語解釋:
    悲痛訴說貌。語本《詩·小雅·正月》:“謂蓋高,不敢不局。”
    成語出處:
    語出《詩·小雅·正月》:“謂蓋高,不敢不局。”
    119

    立極

    成語拼音:
    jì tiān lì jí
    成語解釋:
    繼:繼承;、極:指帝位。繼承子之位
    成語出處:
    宋·朱熹《序》:“必命之以為億兆之君師,使之治而教之,以復其性,此伏羲、神農、黃帝、堯舜,所以繼立極。”
    120

    攬月

    成語拼音:
    jiǔ tiān lǎn yuè
    成語解釋:
    攬:采摘。到的最高處去摘月。常形容壯志豪情。
    成語出處:
    唐·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詩:“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攬明月。”
    * 第二個字是天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