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天的成語 (368個)

    321

    舜日

    成語拼音:
    yáo tiān shùn rì
    成語解釋:
    比喻太平盛世。
    成語出處:
    南朝·梁·沈約《四時白纻歌》:“佩服瑤草駐容色,舜日堯年歡無極。”
    322

    順時

    成語拼音:
    yìng tiān shùn shí
    成語解釋:
    應:適應。應命順時勢。用來頌揚新建立的封建朝代
    成語出處:
    《晉書·元帝紀》:“爰暨世祖,應順時,受茲明命。”
    323

    暑月

    成語拼音:
    yán tiān shǔ yuè
    成語解釋:
    指炎熱的夏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6回:“這八句詩題著炎暑月,那公子王孫在涼亭上水閣中浸著浮瓜沉李,調冰雪藉避暑,尚兀自嫌熱。”
    324

    霧地

    成語拼音:
    yún tiān wù dì
    成語解釋: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成語出處: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三:“田里功夫,他比你爸爸還強一色。就是有點面胡,吃了酒,尤其是有點云霧地。”
    325

    無日

    成語拼音:
    yǒu tiān wú rì
    成語解釋:
    比喻社會非常黑暗,沒有公道。
    成語出處: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元來個梁山泊有無日。”
    326

    星斗

    成語拼音:
    yī tiān xīng dǒu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多而雜亂。
    成語出處:
    唐 杜牧《華清宮三十韻》:“雷霆馳號令,星斗煥文章。”
    327

    徙日

    成語拼音:
    yí tiān xǐ rì
    成語解釋:
    比喻盜弄政權。同“移易日”。
    成語出處:
    《北史 廣陽王深傳》:“往者元叉執政,移徙日。”
    328

    下為己任

    成語拼音:
    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
    成語解釋:
    把國家的興衰治亂作為自己的責任。
    成語出處:
    《南史 孔休源傳》:“休源風范強正,明練政體,常以下為己任。”
    329

    一地

    成語拼音:
    yī tiān yī dì
    成語解釋:
    ①指和地。②形容到處都是。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十四回:“又兼狄家的覓漢伙伴不曾分得銀錢的,心里氣他不過,到處去彰揚,不止他本村揚說的一一地,就是鄰莊外縣,都當了一件異事傳說。”
    330

    因地

    成語拼音:
    yòng tiān yīn dì
    成語解釋:
    利用時,順應地利。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公孫術傳》:“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所謂用因地,成功之資也。”
    331

    易日

    成語拼音:
    yí tiān yì rì
    成語解釋:
    易:更換。比喻野心家篡奪政權。
    成語出處:
    《晉書 齊王冏傳》:“趙庶人聽任孫秀,移易日。”
    332

    憂人

    成語拼音:
    yuàn tiān yóu rén
    成語解釋:
    怨:怨恨;:命運;憂:責怪。怨恨命,責怪別人。形容遇到不稱心的事情一味歸咎客觀,埋怨別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不怨,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333

    震地

    成語拼音:
    yǐn tiān zhèn dì
    成語解釋:
    殷:震動。震動地,形容聲音很大
    成語出處:
    《明史·王家屏傳》:“今驕陽爍石,小民愁苦之聲殷震地,而獨未徹九閽。”
    334

    抱恨

    成語拼音:
    zhōng tiān bào hèn
    成語解釋:
    :終生;抱:胸懷;抱恨:含恨。終生抱有遺恨
    成語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玉玦記·自經反魂》:“只怕從前玉玦無憑,真成薄命,也落得個不虧名行,淚盈盈,料此身終抱恨幽冥。”
    335

    蔽日

    成語拼音:
    zhē tiān bì rì
    成語解釋:
    遮蔽空和太陽。形容事物體積龐大、數量眾多或氣勢盛大。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三回:“遠遠望見遼兵蓋地而來,黑洞洞遮蔽日,都是皂雕旗。”
    336

    斗地

    成語拼音:
    zhàn tiān dòu dì
    成語解釋:
    戰、斗:泛指斗爭。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
    成語出處:
    337

    動地

    成語拼音:
    zhèn tiān dòng dì
    成語解釋:
    震動了地。形容聲勢浩大。
    成語出處: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 河水》:“壁立千仞,河流激蕩,濤涌波襄,雷奔電泄,震動地。”
    338

    打洞

    成語拼音:
    zuān tiān dǎ dòng
    成語解釋:
    比喻利用一切機會投機鉆營。
    成語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22回:“那邊漁陽伯與郭掌柜摩拳擦掌的時候,正這邊莊稚燕替章鳳孫鉆打洞的當兒。”
    339

    蓋地

    成語拼音:
    zhē tiān gài dì
    成語解釋:
    形容數量多,占的面積大。
    成語出處:
    嚴陣《竹矛 大旗歌》:“啊,團結的大旗,啊,我們遮蓋地的紅云!”
    340

    蓋日

    成語拼音:
    zhē tiān gài rì
    成語解釋:
    同“遮蔽日”。
    成語出處:
    浩然《石山柏》:“眼看要走進另一道川,忽然間被一座遮蓋日的大山擋住了。”
    * 第二個字是天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