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天的成語 (368個)

    301

    子以征四方

    成語拼音:
    xié tiān zǐ yǐ zhēng sì fāng
    成語解釋:
    挾:挾制。挾制皇帝,用朝廷的名來征討四方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曹公,豺虎也,挾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
    302

    拔地

    成語拼音:
    yǐ tiān bá dì
    成語解釋:
    而立,拔地而起。極言魁偉雄奇。
    成語出處: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七:“至杜陵,負其倚拔地之材,更欲駕《風》、《騷》而上之,則有所不能。”
    303

    蔽日

    成語拼音:
    yīn tiān bì rì
    成語解釋:
    染紅了,遮住了太陽。形容儀從之盛。
    成語出處:
    《藝文類聚》卷五十:“段穎起于徒中,為并州刺史,有功,后徵還京師,穎乘輕車,介士鼓吹,曲蓋朱旗騎馬,殷蔽日,連騎相繼數十里。”
    304

    從民

    成語拼音:
    yìng tiān cóng mín
    成語解釋:
    應:接受。適應命,順從人心
    成語出處:
    《南齊書·謝腀傳》:“陛下受命,應從民。”
    305

    從人

    成語拼音:
    yīng tiān cóng rén
    成語解釋:
    應:順,順應。上順命,下適應民意。舊常用作頌揚建立新的朝代。亦作“應從民”、“應從物”。
    成語出處:
    《梁書·顏協傳》:“我自應從人,何預下士大夫事?而顏見遠乃至于此也。”
    306

    從物

    成語拼音:
    yìng tiān cóng wù
    成語解釋:
    應:接受。適應命,順從人心
    成語出處:
    《周書·武帝紀》:“朕應從物,伐罪吊民,一鼓而蕩平陽,再舉而摧勁敵。”
    307

    承運

    成語拼音:
    yīng tiān chéng yùn
    成語解釋:
    順應命,受世運。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酒誡》:“漢高應承運革命,向雖不醉,猶當斬蛇。”
    308

    動地

    成語拼音:
    yǐn tiān dòng dì
    成語解釋:
    殷:震動。震動地,形容聲音很大
    成語出處: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車騎雷起,殷動地。”
    309

    地同壽

    成語拼音:
    yǔ tiān dì tóng shòu
    成語解釋:
    壽:壽命。與地一樣長久。比喻壽命很長
    成語出處:
    戰國·楚·屈原《九原·涉江》:“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
    310

    地同休

    成語拼音:
    yǔ tiān dì tóng xiū
    成語解釋:
    休:停止。生命力與地相同。比喻無窮無盡
    成語出處:
    《神異經》:“西北荒中,有玉饋之酒,酒泉注焉,上有玉樽,取一樽,一樽復生,與地同休,無干時。”
    311

    高誼

    成語拼音:
    yún tiān gāo yì
    成語解釋:
    情誼深厚,高達云
    成語出處:
    明·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七回:“賤妾水冰心,多蒙公子云高誼,從虎口救出,其洪恩大德,不啻地父母。”清·煙霞散人《鳳凰池》第五回:“向日晚生正遭歧路之泣,得遇總戎,云高誼,解衣推食,有踰骨肉。”
    312

    呼地

    成語拼音:
    yù tiān hū dì
    成語解釋:
    喚地。形容極度悲切。
    成語出處:
    南朝陳徐陵《檄周文》:“翊從瀟湘,空竭關隴,荊梁左右,漢沔東西。吁呼地,望佇哀救。”
    313

    換日

    成語拼音:
    yí tiān huàn rì
    成語解釋:
    改變,更換日。比喻價目表使用欺騙手段篡奪政權。
    成語出處:
    《晉書 齊王冏傳》:“趙庶人聽任孫秀移易日。”
    314

    沒日

    成語拼音:
    yǒu tiān méi rì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毫無畏懼和顧忌。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12回:“拿這有沒日頭的事壓枉奴。就是你與的簪子,都有數兒,一五一十都在。”
    315

    沒日頭

    成語拼音:
    yǒu tiān méi rì tóu
    成語解釋:
    比喻無稽言行。同“有無日”。
    成語出處:
    明 郎瑛《七修續稿 詩文 俗語本詩句》:“真個有沒日頭,宋《神童詩》也。”
    316

    屈地

    成語拼音:
    yuān tiān qū dì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冤枉委屈。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八卷:“真是冤屈地,要好成歉!吾好意為你寄信,你妻子自不曾到,今日這話,卻不知禍從上來!”
    317

    順民

    成語拼音:
    yīng tiān shùn mín
    成語解釋:
    見“應順人”。
    成語出處:
    《周易·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在而應乎人。”
    318

    授命

    成語拼音:
    yìng tiān shòu mìng
    成語解釋:
    順應意,承受
    成語出處:
    唐·韋絢《嘉話錄》:“乃知圣人應授命,享國年深,豈是徒然!”
    319

    受命

    成語拼音:
    yìng tiān shòu mìng
    成語解釋:
    順應意,承受
    成語出處:
    《晉書·謝琨傳》:“陛下應受命,登壇日恨不得謝益壽奉璽紱。”
    320

    舜日

    成語拼音:
    yáo tiān shùn rì
    成語解釋:
    比喻太平盛世。
    成語出處:
    南朝·梁·沈約《四時白纻歌》:“佩服瑤草駐容色,舜日堯年歡無極。”
    * 第二個字是天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