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地的成語 (127個)
-
81
人地生疏
- 成語拼音:
- rén dì shēng shū
- 成語解釋:
- 疏:不熟悉。初到一個地方;對當地的人、環境、習俗都不熟悉。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門生這一到省,人地生疏,未必登時就有差委。”
-
82
入地無門
- 成語拼音:
- rù dì wú mén
- 成語解釋:
- 形容陷入無路可走的困境。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法眼宗·西余體柔禪師》:“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后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83
縮地補天
- 成語拼音:
- suō dì bǔ tiān
- 成語解釋:
- 指改造天地宇宙。比喻做非凡之事。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音樂志一》:“高祖縮地補天,重張區宇;反魂肉骨,再造生靈。”
-
84
掃地出門
- 成語拼音:
- sǎo dì chū mén
- 成語解釋:
- 原指把一切雜物都掃出門去;室內干干凈凈;不留任何東西。后比喻全部家產都被處理;連人也被趕出家門。
- 成語出處: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84回:“有七八年的,也有三四年的,也有昨年的,也還有幾次利息還過的。要是清白掃地出門,總得兩千兩。”
-
85
掃地俱盡
- 成語拼音:
- sǎo dì jù jìn
- 成語解釋:
- 謂徹底干凈,毫無存留。《漢書 魏豹田儋等傳贊》:“用于貶義。秦滅六國,而上古遺烈掃地俱盡矣。”《晉書 儒林傳序》:“惟懷逮愍,喪亂弘多,衣冠禮樂,掃地俱盡。”《隋書 高祖紀下》:“圣人遺訓,掃地俱盡,制禮作樂,今也其時。”
- 成語出處:
- 《漢書·魏豹田儋等傳贊》:“用于貶義。秦滅六國,而上古遺烈掃地俱盡矣。”《晉書·儒林傳序》:“惟懷逮愍,喪亂弘多,衣冠禮樂,掃地俱盡。”
-
86
死地求生
- 成語拼音:
- sǐ dì qiú shēng
- 成語解釋:
- 求:尋取。指在極其危險的境地中求取生存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趙孇傳》:“士貴建功立名節,今雖眾寡不敵,男子當死地求生,徒懼無益也。”
-
87
隨地隨時
- 成語拼音:
- suí dì suí shí
- 成語解釋:
- 見“隨時隨地”。
- 成語出處:
- 清·魏源《圣武記》第一卷:“居近琿春之庫爾喀人,分駐佐領,隨地隨時編丁入軍籍,統稱為吉林之兵。”
-
88
說地談天
- 成語拼音:
- shuō dì tán tiān
- 成語解釋:
- 天上地下,無所不談。形容話題廣泛或巧于言辭。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三回:“指揮說地談天口,來誘翻江攪海人。”
-
89
掃地無余
- 成語拼音:
- sǎo dì wú yú
- 成語解釋:
- 同“掃地俱盡”。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任昉《天監三年笨秀才文》:“百王之敝,齊李斯甚,衣冠禮樂,掃地無余。”
-
90
掃地無遺
- 成語拼音:
- sǎo dì wú yí
- 成語解釋:
- 見“掃地無余”。
- 成語出處:
- 《晉書·惠帝紀》:“魏晉已來之積掃地無遺矣。”
-
91
掃地以盡
- 成語拼音:
- sǎo dì yǐ jìn
- 成語解釋:
- 比喻破壞得徹底。也比喻面子、威風丟失干凈。
- 成語出處:
- 清 梁啟超《新民議 禁早婚議》:“一群之道德法律,且將掃地以盡。”
-
92
天地不容
- 成語拼音:
- tiān dì bù róng
- 成語解釋:
- 天地:天地之間,人世間。容:寬容。天地所不能容納。指大逆不道、罪孽深重的人與事。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七卷:“若有茍且,天地不容。”
-
93
天地長久
- 成語拼音:
- tiān dì cháng jiǔ
- 成語解釋:
- 見“天長地久”。
- 成語出處:
- 元·宮天挺《范張雞黍》第三折:“此一去不回頭,好教我這煩惱越感的天地長久。”
-
94
唾地成文
- 成語拼音:
- tuò dì chéng wén
- 成語解釋:
- 形容文思敏捷。唐馮贄《云仙雜記》有“唾地成文”一目,贊李賀云:“有人謁李賀,見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 成語出處:
- 唐·馮贄《云仙雜記》有“唾地成文”一目,贊李賀云:“有人謁李賀,見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
95
天地經緯
- 成語拼音:
- tiān dì jīng wěi
- 成語解釋:
- 指天地間理所應當、無可非議的道理。引申為以天地為法度治理天下。
- 成語出處:
-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
-
96
天地良心
- 成語拼音:
- tiān dì liáng xīn
- 成語解釋:
- 天知地知,自己也問得過良心,確實沒有說假話、做壞事
- 成語出處:
-
97
天地剖判
- 成語拼音:
- tiān dì pōu pàn
- 成語解釋:
- 猶言開天辟地。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
-
98
天地神明
- 成語拼音:
- tiān dì shén míng
- 成語解釋:
- 指上天和神靈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7回:“童貫在馬上以手加額,頂禮天地神明道:‘慚愧!脫得這場大難!’”
-
99
天地誅戮
- 成語拼音:
- tiān dì zhū lù
- 成語解釋:
- 見“天地誅滅”。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0回:“若有瞞昧,天地誅戮。”
-
100
天地誅滅
- 成語拼音:
- tiān dì zhū miè
- 成語解釋:
- 猶天誅地滅。比喻為天地所不容。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5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誅滅。”
* 第二個字是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