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地的成語 (127個)
-
41
拔地參天
- 成語拼音:
- bá dì cān tiān
- 成語解釋:
- 拔地:從地面上陡然聳立。參天:高聳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氣勢雄偉。同“拔地倚天”。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春天的信號》:“雖然只是一根嫩苗,只要它不遭遇斧斤,我們可以預言,它一定會拔地參天。”
-
42
拔地倚天
- 成語拼音:
- bá dì yǐ tiān
- 成語解釋:
- 拔:突出,聳出。倚:倚傍,貼近。從地面突兀而起,貼近天際。比喻高大突出,氣勢雄偉。
- 成語出處:
- 唐 孫樵《與王霖秀才書》:“譬玉川子《月蝕詩》、楊司城《華山賦》、韓吏部《進學解》……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
43
大地春回
- 成語拼音:
- dà dì chūn huí
- 成語解釋:
- 見“大地回春”。
- 成語出處:
- 羅廣斌、楊益言《紅巖》第十六章:“樓三室的對聯,引用了古人的詩句:‘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頭。’橫額是:‘大地春回’。”
-
44
地地道道
- 成語拼音:
- dì dì dào dào
- 成語解釋:
- 真正的,夠標準的
- 成語出處:
-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29章:“這是地地道道的高增福——不聲不響,心里打著主意。”
-
45
大地回春
- 成語拼音:
- dà dì huí chūn
- 成語解釋:
- 指冬去春來,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現一片生機景象。有時亦用比喻形勢好轉。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62回:“陰歷初三立春,當時有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之義。”
-
46
動地驚天
- 成語拼音:
- dòng dì jīng tiān
- 成語解釋:
- 驚:驚動;動:震撼。使天地驚動。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李白墓》詩:“可憐荒冢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
47
滌地無類
- 成語拼音:
- dí dì wú lèi
- 成語解釋:
- 蕩滌無遺。形容清除得徹底。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隗囂傳》:“[王莽]使四境之外,并入為害,緣邊之郡,江海之瀕,滌地無類。”
-
48
達地知根
- 成語拼音:
- dá dì zhī gēn
- 成語解釋:
- 比喻根底清楚、明白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調風月》第一折:“怕不依隨蒙君一夜恩,爭奈忒達地忒知根,兼上親上成親好對門。”
-
49
福地洞天
- 成語拼音:
- fú dì dòng tiān
- 成語解釋:
- 原為道家語,指神道居住的名山勝地。后多比喻風景優美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元 高明《琵琶記 牛小姐規勸侍婢》:“這般福地洞天,可知有仙姝玉女。”
-
50
負地矜才
- 成語拼音:
- fù dì jīn cái
- 成語解釋:
- 謂以其才能、出身而自負驕矜。
- 成語出處:
- 《南史·蔡凝傳》:“他日,后主謂吏部尚書蔡徵曰:‘蔡凝負地矜才,無所用也。’”
-
51
割地稱臣
- 成語拼音:
- gē dì chēng chén
- 成語解釋:
- 割讓土地,臣服于對方。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游酆都胡母迪吟詩》:“若放我南歸,愿為金邦細作,饒幸一朝得志,必當主持和議,使南朝割地稱臣。”
-
52
蓋地而來
- 成語拼音:
- gài dì ér lái
- 成語解釋:
- 蓋:遮蓋,掩蓋。指人馬或暴風雪及飛砂走石等鋪天蓋地。形容來勢迅猛浩大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漢軍大敗,后面漫山塞野,黃巾蓋地而來,旗上大書‘天公將軍’。”
-
53
刮地皮
- 成語拼音:
- guā dì pí
- 成語解釋:
- 比喻貪官污吏千方百計地搜刮人民的財產。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程日華傳》:“馬瘠士饑死,刺史不棄毫發恤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
-
54
割地求和
- 成語拼音:
- gē dì qiú hé
- 成語解釋:
- 割讓土地,求得和平。
- 成語出處:
- 《史記·平原君列傳》:“故不如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
-
55
刮地以去
- 成語拼音:
- guā dì yǐ qù
- 成語解釋:
- 刮:搜刮。形容貪官污吏大肆搜刮民財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程鏵傳》:“軍中怒曰:‘馬瘠士饑死,刺史不棄毫發恤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
-
56
畫地成牢
- 成語拼音:
- huà dì chéng láo
- 成語解釋:
- 比喻只許在限定的范圍內活動。同“畫地為牢”。
- 成語出處:
- 清 王夫之《薑齋詩話》卷二:“詩之有皎然、虞伯生,經義之有茅鹿門、湯賓尹、袁了凡,皆畫地成牢以陷人者,有死法也。”
-
57
畫地成圖
- 成語拼音:
- huà dì chéng tú
- 成語解釋:
- 在地上畫出地圖,來說明山川河岳等地理形勢。形容信手拈來,才能出眾。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張安世傳》:“千秋口對兵事:畫地成圖,無所忘失。”
-
58
畫地而趨
- 成語拼音:
- huà dì ér qū
- 成語解釋:
- 趨:疾走。只在規定的范圍內行動。比喻不知變通。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人世間》:“已乎已乎,臨人以德;殆乎殆乎,畫地而趨。”
-
59
黑地昏天
- 成語拼音:
- hēi dì hūn ti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其黑暗腐朽。亦比喻黑暗腐朽的社會。
- 成語出處:
- 清·孫雨林《皖江血·獄會》:“然野蠻政府,黑地昏天,如此收場,弟來恐亦難免也。”
-
60
畫地刻木
- 成語拼音:
- huà dì kè mù
- 成語解釋:
- 比喻進監獄,受審訊。
- 成語出處:
- 《梁書 王僧儒傳》:“蓋畫地刻木,昔人所惡,叢棘既累,于何可聞,所以握手戀戀,離別珍重。”
* 第二個字是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