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口的成語 (212個)
-
201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shuò jīn,jī huǐ xiāo gǔ
- 成語解釋:
- 鑠金:熔化金屬;積毀:積累的毀謗;銷骨:熔化骨頭。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儀列傳》:“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202
眾口同聲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tó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大家所說的都一樣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59回:“但見朱仙鎮上的百姓,一路攜老挈幼,頭頂香盤,挨挨擠擠,眾口同聲攀留元帥,哭聲震地。”
-
203
張口吐舌
- 成語拼音:
- zhāng kǒu tǔ shé
- 成語解釋:
- 形容很驚奇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大家張口吐舌,忍氣吞聲,簇擁翠蓮上轎。”
-
204
直口無言
- 成語拼音:
- zhí kǒu wú yán
- 成語解釋:
- 猶言啞口無言。
- 成語出處: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一回:“眾人被他罵的直口無言。”
-
205
眾口相傳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xiāng chuán
- 成語解釋:
- 眾人輾轉述說。見“眾口交傳”。
- 成語出處:
- 黃仁宇《萬歷十五年》:“禮部的調查毫無結果,于是只能回奏:當時眾口相傳,首先訛傳者無法查明。”
-
206
眾口銷金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xiāo jīn
- 成語解釋:
- 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比喻輿論影響的強大。亦喻眾口同聲可混淆視聽。見“眾口鑠金”。
- 成語出處:
- 漢 焦贛《易林 萃之巽》:“眾口銷金,愆言不驗。”
-
207
眾口銷鑠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xiāo shuò
- 成語解釋:
- 形容輿論力量大,連金屬都能熔化。比喻謠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 成語出處:
-
208
眾口熏天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xūn tiān
- 成語解釋:
- 指群言可以動天。比喻輿論力量大。
- 成語出處:
- 《呂氏春秋 離謂》:“毀譽成黨,眾口熏天。”
-
209
眾口囂囂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xiāo xiāo
- 成語解釋:
- 囂:喧嚷,吵嚷。大家都吵吵嚷嚷地說著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子產不毀鄉校煩》:“游于鄉之校,眾口囂囂。”
-
210
眾口一詞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yī cí
- 成語解釋:
- 很多人都說同樣的話。
- 成語出處:
- 唐 令狐楚《謝賜冬衣狀》:“自臣而下,萬口一聲。”
-
211
眾口一辭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yī cí
- 成語解釋:
- 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濮議》卷四:“眾口一辭,紛然不止。”
-
212
眾口之辯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zhī bi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各學派間的辯論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秋水》:“公孫龍問于魏牟曰:‘龍少學先王之道,長而明仁義之行,合同異,雜堅白,然不然,可不可,因百家之知,窮眾口之辯,吾自以為至達已。’”
* 第二個字是口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