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勢的成語 (35個)
-
21
病勢尪羸
- 成語拼音:
- bìng shì wāng léi
- 成語解釋:
- 尪羸:瘦弱。病勢嚴重,身體瘦弱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此正如病勢尪羸已極之時也。”
-
22
趁勢落篷
- 成語拼音:
- chèn shì luò pé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乘機歇手。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31回:“如今果然半途解纜,這明明是預定的布置,她也落得趁勢落篷,省了許多周折。”
-
23
趁勢收篷
- 成語拼音:
- chèn shì shōu péng
- 成語解釋:
- 篷:船帆。比喻乘機歇手,見好就收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0回:“馬老爺見瞿太太一面已經軟了下來,不至生變,便也趁勢收篷。”
-
24
乘勢使氣
- 成語拼音:
- chéng shì shǐ qì
- 成語解釋:
- 仗勢逞性子。
- 成語出處:
- 《魏書·閹官傳序》:“其間竊官爵,盜財賄,乘勢使氣為朝野之患者,何可勝舉。”
-
25
待勢乘時
- 成語拼音:
- dài shì chéng shí
- 成語解釋:
- 勢:形勢。靜觀形勢,利用時機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據先生甘貧守困,待勢乘時,所謂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之物。”
-
26
大勢所趨
- 成語拼音:
- dà shì suǒ qū
- 成語解釋:
- 大勢:總體局勢;趨:向、往。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三書》:“天下大勢之所趨,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
27
大勢已去
- 成語拼音:
- dà shì yǐ qù
- 成語解釋:
- 大勢:指有利的局勢。有利的形勢已經失去;前途沒有希望。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程子說天命之改,莫是大勢已去。”
-
28
附勢趨炎
- 成語拼音:
- fù shì qū yán
- 成語解釋:
- 謂奉承、依附有權勢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贈書記·奚媽辨本》:“朝庭一時無公道,我難道附勢趨炎,把是非顛倒。”
-
29
鶴勢螂形
- 成語拼音:
- hè shì láng xíng
- 成語解釋:
- 謂腰肢纖裊,體態輕盈。
- 成語出處:
- 《紅樓夢》第四九回:“[湘云]腰里緊緊束著一條蝴蝶結子長穗五色宮絳,腳下也穿著鹿皮小靴:越顯得蜂腰猿背,鶴勢螂形。”
-
30
見勢不妙
- 成語拼音:
- jiàn shì bù miào
- 成語解釋:
- 看到形勢不好。指情況對自己不利。
- 成語出處: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13章:“梁隊長見勢不好,臨時放棄燒倉庫的計劃。”
-
31
挾勢弄權
- 成語拼音:
- jiā shì nòng quán
- 成語解釋:
- 倚仗勢力,玩弄權術。
- 成語出處:
- 清·洪昇《長生殿·情悔》:“況且弟兄姊妹,挾勢弄權,罪惡滔天,總皆由我,如何懺悔的盡!”
-
32
家勢中落
- 成語拼音:
- jiā shì zhōng luò
- 成語解釋:
- 家勢:家庭經濟狀況;中落:半途衰落。家業衰敗,境況沒有從前富裕
- 成語出處:
- 清·黃宗羲《高且中墓志銘》:“家勢中落,藥囊所入有余,亦緣手散盡。”
-
33
趨勢附熱
- 成語拼音:
- qū shì fù rè
- 成語解釋:
- 趨:奔走,投靠。奉承和依附有權有勢的人
- 成語出處:
-
34
其勢洶洶
- 成語拼音:
- qí shì xiōng xiōng
- 成語解釋:
- 其:他的;洶洶:來勢浩大。形容來勢盛大兇猛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荀子 天論》:“君子不為小人之洶洶也輟行。”
-
35
氣勢熏灼
- 成語拼音:
- qì shì xūn zhuó
- 成語解釋:
- 熏灼:煙熏火烤。形容氣勢威猛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索額圖等傳論》:“康熙中,滿洲大臣以權位相尚者,惟索額圖、明珠,一時氣勢熏灼。”
* 第二個字是勢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