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刀的成語 (61個)

    21

    相濟

    成語拼音:
    bá dāo xiāng jì
    成語解釋:
    拔:抽出。拔出來助戰,多指見義勇為
    成語出處:
    明·湯顯祖《紫釵記·劍合釵圓》:“想起黃衫豪客也,女伴仍袖手旁觀,英雄拔相濟。”
    22

    相助

    成語拼音:
    bá dāo xiāng zhù
    成語解釋:
    幫助被欺侮的人;形容見義勇為。常與“路見不平”搭配使用。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連環記》第四折:“連李肅也不忿其事,因此拔相助,得成大功。”
    23

    子進,紅子出

    成語拼音:
    bái dāo zǐ jìn hóng dāo zǐ chū
    成語解釋:
    指要殺人見血、動手拼命。紅子:帶血的子。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不和我說別的還可;再說別的,咱們白子進去,紅子出來!”"""
    24

    斷水

    成語拼音:
    chōu dāo duàn shuǐ
    成語解釋:
    :拔出來。水:流水。抽出來要斬斷流水。比喻無濟于事,反會加速事態的發展。
    成語出處: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抽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25

    動杖

    成語拼音:
    chí dāo dòng zhàng
    成語解釋:
    持:拿。杖:木棒。指動武。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4回:“誰鬧來著?你先持動杖的鬧起來,倒說別人鬧。”
    26

    弄棒

    成語拼音:
    chí dāo nòng bàng
    成語解釋:
    持:拿;棒:木棍。形容喜歡習武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88回:“小女自幼亦喜持弄棒。”
    27

    傷錦

    成語拼音:
    cāo dāo shāng jǐn
    成語解釋:
    和割錦本不是一回事,后人并而為一,比喻才能太低,不能勝任責任重大的事情。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操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求愛于子?”
    28

    執棍

    成語拼音:
    chí dāo zhí gùn
    成語解釋:
    拿著槍棍棒準備打架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7回:“便有許多王孫公子要求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車,自己不肯去。一回兒又有盜賊劫他,持執棍的逼勒。”
    29

    制錦

    成語拼音:
    cāo dāo zhì jǐn
    成語解釋:
    比喻出仕從政。
    成語出處:
    唐 楊炯《益州溫江縣令任君神道碑》:“實謂樞機八座,上下三階,豈惟縛柱鞭絲,操制錦。”
    30

    趣入

    成語拼音:
    dān dāo cù rù
    成語解釋:
    單:單獨。佛教語,比喻認定目標,勇猛精進。后比喻說話直接了當,不繞彎子
    成語出處:
    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靈佑禪師》:“單趣入,則凡圣情盡,休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31

    赴會

    成語拼音:
    dān dāo fù huì
    成語解釋:
    原指三國名將關羽隨身帶一口大和少數隨從在東吳參加宴會。后泛指只身或僅帶少數人去參加有危險的約會。含有贊頌赴會者富有膽略的意思。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6回:“吾來日駕小舟,只用親隨十余人,單赴會,看魯肅如何近我!”
    32

    見血

    成語拼音:
    dāo dāo jiàn xuè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厲害
    成語出處:
    古立高《隆冬》:“口尖舌利,見血,把人們的火都拱起來了。”
    33

    直入

    成語拼音:
    duǎn dāo zhí rù
    成語解釋:
    比喻開門見山,直截爽快。
    成語出處: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四篇一:“我們可以短直入地便看定一個社會的真實相,而且還可借以判明以前的舊史料一多半都是虛偽。”
    34

    掛劍

    成語拼音:
    fēng dāo guà jiàn
    成語解釋:
    比喻運動員結束競技生涯,不再參加正式比賽。
    成語出處:
    《羊城晚報》1984.8.25:“中國女排完成‘三連冠’偉業之后,隊伍將作小的調整。據悉二十七歲的老大姐周曉蘭和隊長張蓉芳將要封掛劍。”
    35

    屠者

    成語拼音:
    gǔ dāo tú zhě
    成語解釋:
    :動。宰殺牲畜的屠夫。指社會地位低下的人
    成語出處:
    戰國·楚·屈原《離騷》:“呂望之鼓兮,遭周文而得舉。”
    36

    揭斧

    成語拼音:
    héng dāo jiē fǔ
    成語解釋:
    執斧。
    成語出處: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二章第八節:“據說,茶販的隊伍往往是一個人擔茶葉,兩個人保衛,‘橫揭斧,叫呼踴躍’。”
    37

    殺人

    成語拼音:
    jiè dāo shā rén
    成語解釋:
    用別人的殺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別人去害人。
    成語出處:
    明 汪廷訥《三祝記 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為環慶路經略招討使,以平元昊,這所謂借殺人。”
    38

    弄杖

    成語拼音:
    ná dāo nòng zhàng
    成語解釋:
    揮舞槍棍棒。泛指動武。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寶玉一發拿弄杖、尋死覓活的,鬧的天翻地覆。”
    39

    劍戟

    成語拼音:
    qiāng dāo jiàn jǐ
    成語解釋:
    戟:古代一種兵器,合戈、矛為一體,既能直刺,又能橫擊。古代四種常用兵器。泛指兵器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回:“關前擺著槍劍戟,弓弩戈矛,四邊都是檑木炮石。”
    40

    之用

    成語拼音:
    zhuī dāo zhī yòng
    成語解釋:
    指微小的功用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詔,效臣錐之用。”
    * 第二個字是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