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人的成語 (456個)

    201

    把燭

    成語拼音:
    máng rén bǎ zhú
    成語解釋:
    瞎子手擎燭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
    成語出處:
    《野叟曝言》七五回:“古每以陳壽帝魏不帝蜀,議者蜂起,皆盲把燭之談也。”
    202

    不做暗事

    成語拼音:
    míng rén bù zuò àn shì
    成語解釋:
    心地光明的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見當面提出,不在背后搗鬼。
    成語出處:
    元 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常言道:‘明不做那暗事’,則俺這閉月羞花絕代姿,到如今自做出自當之,妝甚的謊子!”
    203

    不作暗事

    成語拼音:
    míng rén bù zuò àn shì
    成語解釋:
    心地光明的不做偷偷摸摸的事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9回:“這伙計既到上海之后,心想不要把他冒冒失失的一告,他其中怕別有因由。而且明不作暗事。”
    204

    成語拼音:
    měi rén jì
    成語解釋:
    三十六計之一,用美引誘上當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好逑傳》第16回:“這些美計,如何有用!”
    205

    摸象

    成語拼音:
    máng rén mō xiàng
    成語解釋:
    佛經故事;傳說幾個盲各自撫摸大象的身體;每個都以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所說不一;爭論不休。比喻以一點代替全面;看問題片面。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洪進禪師》:“有僧問:‘眾盲摸象,各說異端,忽遇明眼又作么生?’”
    206

    捫燭

    成語拼音:
    máng rén mén zhú
    成語解釋:
    見“盲翁捫鑰”。
    成語出處:
    民意《告非難民生主義者》第三節:“盲捫燭,而以為日,欲正告之,則不能免于詞費。”
    207

    騎瞎馬

    成語拼音:
    máng rén qí xiā mǎ
    成語解釋:
    瞎子騎著瞎馬。形容亂闖瞎撞,非常危險。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因共作了語……復作危語。桓曰:‘矛頭淅米劍頭炊。’殷曰:‘百歲老翁攀枯枝。’顧曰:‘井上轆轤臥嬰兒。’殷有一參軍在坐云:‘盲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208

    說象

    成語拼音:
    máng rén shuō xiàng
    成語解釋:
    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成語出處:
    元 黃溍《書袁通甫詩后》:“吾儕碌碌,從俗浮沉,與先生相去遠甚,而欲強加評品,正如盲說象。”
    209

    石心

    成語拼音:
    mù rén shí xīn
    成語解釋:
    形容意志堅定,任何誘惑都不動心。
    成語出處:
    《晉書 隱逸傳 夏統》:“統危坐如故,若無所聞。充等各散曰:‘此吳兒是木石心也。’”
    210

    香草

    成語拼音:
    měi rén xiāng cǎo
    成語解釋: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成語出處:
    漢 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以媲于君。”
    211

    瞎馬

    成語拼音:
    máng rén xiā mǎ
    成語解釋:
    失明的騎著瞎了眼的馬。比喻處于極端危險的境況中。也比喻亂闖瞎撞;非常危險。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盲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212

    眼目

    成語拼音:
    mí rén yǎn mù
    成語解釋:
    迷惑他視線,使分辨不清。指耍花招欺騙
    成語出處:
    毛澤東《質問國民黨》:“這些也是敵的第五縱隊,不過比前一種稍具形式上的區別,借以偽裝自己,迷眼目而已。”
    213

    必于其倫

    成語拼音:
    nǐ rén bì yú qí lún
    成語解釋:
    擬:比擬;倫:同類。指比擬某或某事,一定要用同類或同等的和事物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曲禮下》:“擬必于其倫。”
    214

    必以其倫

    成語拼音:
    nǐ rén bì yǐ qí lún
    成語解釋:
    擬:比擬;倫:同類。指比擬某或某事,一定要用同類或同等的和事物
    成語出處:
    唐·劉知畿《史通·敘事》:“洎乎中代,其體稍殊,或擬必以其倫,或述事多比于古。”
    215

    害物

    成語拼音:
    nuè rén hài wù
    成語解釋:
    虐:殘暴,侵害。指殘害百姓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杜陵叟》:“虐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肉?”
    216

    駕船,北乘馬

    成語拼音:
    nán rén jià chuán,běi rén chèng mǎ
    成語解釋:
    南方善于駕船,北方善于騎馬。指各均有所長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齊俗訓》:“胡便于馬,越便于舟。”
    217

    咀嚼

    成語拼音:
    nài rén jǔ jué
    成語解釋:
    指耐尋味
    成語出處:
    清 趙翼《甌北詩話 白香山詩一》:“坦易者多觸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頭語,自能沁心脾,耐咀嚼。”
    218

    巧匠

    成語拼音:
    néng rén qiǎo jiàng
    成語解釋:
    能:技能,才能。指工藝技術高超的
    成語出處:
    康濯《太陽初升的時候》:“其實既是個細琢細磨的能巧匠,也有著敢想敢干的猛烈勁兒。”
    219

    不如求己

    成語拼音:
    qiú rén bù rú qiú jǐ
    成語解釋:
    仰求別,不如自己努力。
    成語出處:
    《論語·衛靈公》:“君子求諸己,小求諸。”《文子·上德》:“怨不如自怨,求諸不如求之己。”
    220

    肺腑

    成語拼音:
    qìn rén fèi fǔ
    成語解釋:
    吸入清新空氣或喝了可口飲料;像滲入內臟一樣感到舒暢。
    成語出處:
    明 張岱《陶庵夢憶》:“玉液珠膠,雪腴霜膩;吹氣勝蘭,沁肺腑。”
    * 第二個字是人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