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不的成語 (728個)
-
701
貞不絕俗
- 成語拼音:
- zhēn bù jué sú
- 成語解釋:
- 謂品性高潔而不與世俗隔絕。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郭太傳》:“或問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隱不違親,貞不絕俗,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
-
702
朝不及夕
- 成語拼音:
- zhāo bù jí xī
- 成語解釋:
- 形容情況危急。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
-
703
罪不可逭
- 成語拼音:
- zuì bù kě huàn
- 成語解釋:
- 罪責不可逃避。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97回:“某等不能速來歸順,罪不可逭。”
-
704
足不窺戶
- 成語拼音:
- zú bù kuī hù
- 成語解釋:
- 同“足不出戶”。
- 成語出處:
- 茅盾《子夜》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窺戶的生活簡直是不折不扣的墳墓生活!”
-
705
忠不可兼
- 成語拼音:
- zhōng bù kě jiān
- 成語解釋:
- 兼:同時并進。一個人不可能兼作兩個國君的忠臣,指一臣不事二主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權勛》:“利不可兩,忠不可兼。”
-
706
賊不空手
- 成語拼音:
- zéi bù kōng shǒu
- 成語解釋:
- 比喻一定要有所得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答何叔京》:“夫孔明之出祁山,三郡響應,……拔眾而歸,蓋所以全之,非賊人諱空手謂也。”
-
707
坐不窺堂
- 成語拼音:
- zùo bù kuī táng
- 成語解釋:
- 端坐不斜視,專心一意。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鄭太傳》:“張孟卓東平長者,坐不窺堂。”
-
708
自不量力
- 成語拼音:
- zì bù liàng lì
- 成語解釋:
- 自己不能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指過高估計自己的力量。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征辭,不察有罪。”
-
709
朝不慮夕
- 成語拼音:
- zhāo bù lǜ xī
- 成語解釋:
-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么樣子或發生什么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 成語出處:
- 晉 李密《陳情事表》:“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
710
足不履影
- 成語拼音:
- zú bù lǚ yǐ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循規蹈矩。
- 成語出處:
- 《孔子家語·弟子行》:“自見孔子,出入于戶,未嘗越禮,往來過之,足不履影。”
-
711
朝不謀夕
- 成語拼音:
- zhāo bù móu xī
- 成語解釋:
-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么樣子或發生什么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5回:“這么一把年紀,死期也要到快了,才鬧出個朝不謀夕的景況來;不餓死就好了,還望翻身么!”
-
712
作不如程
- 成語拼音:
- zuò bù rú chéng
- 成語解釋:
- 程:規矩、格式,也作期限。做的不合規格或不能如期完成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錦瑟》:“作不如程,則刖耳、嬶鼻、敲刖脛趾,君能之乎?”
-
713
贊不容口
- 成語拼音:
- zàn bù róng kǒu
- 成語解釋:
- 贊:稱贊。贊美的話嘴里已容納不下
- 成語出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39回:“圣公待其書完,接過諷詠,覺情文交至,于無可形容處形容出來,與歷來名人所題另是一付杼軸,不禁贊不容口。”
-
714
罪不容死
- 成語拼音:
- zuì bù róng sǐ
- 成語解釋:
- 罪惡極大,處死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
715
罪不容誅
- 成語拼音:
- zuì bù róng zhū
- 成語解釋:
- 判處死刑也抵償不了所犯的罪惡。形容罪惡極大。誅:處死。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下》:“惡不忍聞,罪不容誅。”
-
716
指不勝僂
- 成語拼音:
- zhǐ bù shèng lǚ
- 成語解釋:
- 見“指不勝屈”。
- 成語出處:
-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吳喆》:“奇遇之多,指不勝僂,若今日所昵,未數數覯也。”
-
717
指不勝屈
- 成語拼音:
- zhǐ bù shèng qū
- 成語解釋:
- 板著指頭也不過來(不勝:不能承受)。形容數量很多。
- 成語出處:
- 明 沈德符《野獲編》:“而貧弱者或衣食不給,其小有才者至竄入匪類,以辱先人,以余所見,指不勝屈。”
-
718
指不勝數
- 成語拼音:
- zhǐ bù shèng shǔ
- 成語解釋:
- 不勝:不能承受。扳著指頭數也數不過來。形容為數很多
- 成語出處:
- 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第13章:“五代、兩宋、遼、金成名的文學家、詩人,指不勝數。”
-
719
祝不勝詛
- 成語拼音:
- zhù bù shèng zǔ
- 成語解釋:
- 謂祝而得益不能勝過詛而受損。
- 成語出處:
- 宋·洪邁《容齋四筆》:“一人祝之,一國詛之,一祝不勝萬詛,國亡不亦宜乎?”
-
720
罪不勝誅
- 成語拼音:
- zuì bù shèng zhū
- 成語解釋:
- 指罪大惡極,處死猶不足抵償。
- 成語出處:
- 明 沈德符《野獲編 詞林 鼎甲常為庶常》:“以上見各家記述中者,什僅得一二。修史之鹵莽,罪不勝誅矣。”
* 第二個字是不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