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食字結尾的成語 (125個)

    101

    易子而

    成語拼音:
    yì zǐ ér shí
    成語解釋:
    子:指兒女。原指春秋時宋國被圍,城內糧盡,百姓交換子女以當物。后形容災民極其悲慘的生活。
    成語出處: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之,析骸而炊之。”
    102

    齋居蔬

    成語拼音:
    zhāi jū shū shí
    成語解釋:
    齋居:家居,閑居;蔬:粗,素。閑居在家,粗茶淡飯。形容生活儉樸
    成語出處:
    《元史·劉秉忠傳》:“雖位極人臣,而齋居蔬,終日淡然,不異平昔。”
    103

    哀梨蒸

    成語拼音:
    āi lí zhēng shí
    成語解釋:
    將哀梨蒸著吃。比喻不識貨。糊里糊涂地糟蹋好東西。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輕詆》:“桓南郡每見人不快,輒嗔曰:‘君得哀家梨,當復不烝不?’”
    104

    暴飲暴

    成語拼音:
    bào yǐn bào shí
    成語解釋:
    又猛又急地大量吃喝,使身體失調
    成語出處:
    王朔《我是你爸爸》:“長得單薄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即使從現在起就牛肉牛奶地暴飲暴,換出一身牛力氣也得寒暑幾載。”
    105

    八珍玉

    成語拼音:
    bā zhēn yù shí
    成語解釋:
    泛指精美的肴饌。
    成語出處: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三卷:“八珍玉邀郎餐,千言萬語對生意。”
    106

    尺板斗

    成語拼音:
    chǐ bǎn dòu shí
    成語解釋:
    舊時形容小官位低祿少。
    成語出處:
    《梁書·王僧孺傳》:“久為尺板斗之吏,以從皂衣黑綬之役。”
    107

    吃白

    成語拼音:
    chī bái shí
    成語解釋:
    白吃別人的飯,光吃飯不工作,吃東西不付錢,也指不務正業專靠訛詐為生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8卷:“況列位在此,無有我不破鈔,反吃白的。”
    108

    吹簫乞

    成語拼音:
    chuī xiāo qǐ shí
    成語解釋:
    原指伍春秋時子胥于吳市吹簫向人乞討。后指沿街乞討。
    成語出處:
    《史記·范睢蔡澤列傳》:“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晝伏,至于陵水,無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于吳市。”
    109

    道聽耳

    成語拼音:
    dào tīng ěr shí
    成語解釋:
    對傳聞之辭不加去取,盲目輕信。
    成語出處:
    清·葉燮《原詩·外篇下》:“村學究道聽耳,竊一言以詫新奇,此等之論是也。”
    110

    扼吭奪

    成語拼音:
    è gāng duó shí
    成語解釋:
    扼:用力掐著;亢:咽喉。扼住喉嚨,奪走吃的東西。比喻使人處于絕境。
    成語出處:
    《元史·陳祖仁傳》:“乃欲驅疲民以供大役,廢其耕耨而荒其田畝,何異扼其吭而奪其,以速其斃乎?”
    111

    二旬九

    成語拼音:
    èr xún jiǔ shí
    成語解釋:
    旬:十天。二十天中只吃九頓飯。形容生活極端困苦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說苑 立節》:“子思居于衛,缊袍無表,二旬而九。”
    112

    廢寢忘

    成語拼音:
    fèi qǐn wàng shí
    成語解釋:
    廢:停止。顧不上睡覺;忘掉了吃飯。形容學習或工作積極努力;用心專一。
    成語出處:
    南朝 齊 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113

    雞鶩爭

    成語拼音:
    jī wù zhēng shí
    成語解釋:
    雞鶩:比喻平庸的人。舊指小人互爭名利。
    成語出處:
    戰國·楚·屈原《卜居》:“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乎?”
    114

    狼餐虎

    成語拼音:
    láng cān hǔ shí
    成語解釋: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5回:“阮家三兄弟讓吳用吃了幾塊,便吃不得了;那三個狼餐虎,吃了一回。”
    115

    日月交

    成語拼音:
    rì yuè jiāo shí
    成語解釋:
    比喻作對,相斗。
    成語出處:
    元 武漢臣《生金閣》第二折:“爺!怪事,怪事!只見日月交,不曾見轆軸退皮。”
    116

    日中則昃,月盈則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zé zè,yuè yíng zé shí
    成語解釋:
    昃:太陽偏西。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盈滿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成語出處:
    《周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117

    尸祿素

    成語拼音:
    shī lù sù shí
    成語解釋:
    尸:居位;尸祿:受祿而不盡職。空俸祿而不盡其職,無所事事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丕《上書三禪讓》:“昔有蘧敖逃祿,傳載其美,所以濁世,勵貪夫,賢于尸祿素之人也,故可得而小。”
    118

    逶迤退

    成語拼音:
    wēi yí tuì shí
    成語解釋:
    從容謙退,公正廉潔。
    成語出處:
    《詩經 召南 羔羊》:“退自公,委蛇委蛇。”
    119

    系而不

    成語拼音:
    xì ér bù shí
    成語解釋:
    系:結。光掛著卻不吃。指中看不中吃的東西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吾豈綔瓜也哉!鄢能系而不。”
    120

    宵衣旰

    成語拼音:
    xiāo yī gàn shí
    成語解釋:
    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很晚了才吃飯。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奮刻苦;從早到晚不懈怠。
    成語出處:
    唐 陸贄《興元論解姜公輔狀》:“乃是陛下握發吐哺之日,宵衣旰之辰。”
    * 最后一個字是食的成語,食字結尾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