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字結尾的成語 (125個)
-
61
襲衣兼食
- 成語拼音:
- xí yī jiān shí
- 成語解釋:
- 襲:全套衣服;兼:加倍。成套衣服,多盤菜肴。比喻生活富裕
- 成語出處:
- 明·何景明《徐太母潘氏墓志銘》:“居家甚勤儉,無襲衣兼食,然施族仁下,不有所害。”
-
62
鮮衣美食
- 成語拼音:
- xiān yī měi shí
- 成語解釋:
- 鮮:有光彩的。穿的是華麗的衣服,吃的是美味的食品。形容生活優裕。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七:“德稱此時雖然借寓僧房,圖書滿案,鮮衣美食,已不似在先了。”
-
63
易口以食
- 成語拼音:
- yì kǒu yǐ shí
- 成語解釋:
- 猶易子而食。口,丁口。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逆臣傳上·安慶緒》:“城中棧而處,糧盡,易口以食。”
-
64
足兵足食
- 成語拼音:
- zú bīng zú shí
- 成語解釋:
- 見“足食足兵”。
- 成語出處:
- 宋·胡錡《耕祿稿·代田萬頃到任謝表》:“秉戈執耒,宜為足兵足食之思;牧馬飯牛,盍講且戰且耕之政。”
-
65
嗷嗷待食
- 成語拼音:
- áo áo dài shí
- 成語解釋:
- 嗷嗷:哀鳴聲;待:等待;食:喂養。迫于饑餓而急于求食的樣子。形容災民受饑餓,處于困境等待援助
- 成語出處:
- 清 秋瑾《致秋譽章書其五》:“況家中尚不致嗷嗷待食,亦無需吾哥焦灼家用。”
-
66
幫虎吃食
- 成語拼音:
- bāng hǔ chī shí
- 成語解釋:
- 比喻幫助惡人做壞事。
- 成語出處: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94回:“先著了幾個賴皮幫虎吃食的生員,在文廟行香的時節,出力講了一講。”
-
67
不勞而食
- 成語拼音:
- bù láo ér shí
- 成語解釋:
- 食:吃。自己不勞動而占有別人的勞動成果
- 成語出處:
- 張東林《古城春色》第二部:“我們掌柜的說,解放了不應當不勞而食。”
-
68
敝衣糲食
- 成語拼音:
- bì yī lì shí
- 成語解釋:
- 破衣粗食。形容生活困頓。
- 成語出處:
- 宋 曾鞏《徐復傳》:“窮閻漏屋,敝衣糲食,或至于不能自給,未嘗動其意也。”
-
69
吹篪乞食
- 成語拼音:
- chui chi qi shi
- 成語解釋:
- 吹著篪討吃的。指在街頭行乞。篪:古代的一種音樂,象笛子,有八孔。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范睢蔡澤列傳》:“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吳市。”
-
70
昌亭旅食
- 成語拼音:
- chāng tíng lǚ shí
- 成語解釋:
- 寄食南昌長亭處,借指寄人籬下
- 成語出處:
- 唐 王勃《白下驛餞別唐少府》詩:“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
-
71
雕盤綺食
- 成語拼音:
- diāo pán qǐ shí
- 成語解釋:
- 精美的器皿及食物。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扶風豪士歌》:“雕盤綺食會眾客,吳歌趙舞香風吹。”
-
72
餓虎撲食
- 成語拼音:
- è hǔ pū shí
- 成語解釋:
- 饑餓的老虎撲向食物;比喻迅速地猛烈地向前沖去。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雙手使降妖杖丟一個丹鳳朝陽餓虎撲食。”
-
73
耳視目食
- 成語拼音:
- ěr shì mù shí
- 成語解釋:
- 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顛倒錯亂。
- 成語出處:
- 宋 司馬光《迂書 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視而目食者,鮮矣。”
-
74
發憤忘食
- 成語拼音:
- fā fèn wàng shí
- 成語解釋:
- 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
75
豐衣足食
- 成語拼音:
- fēng yī zú shí
- 成語解釋:
- 穿的吃的都很充足富裕。形容生活富足。
- 成語出處:
- 五代 齊已《病中勉送小師往清涼山禮大圣》詩:“豐衣足食處莫住,圣跡靈蹤好遍尋。”
-
76
狗彘不食
- 成語拼音:
- gǒu zhì bù shí
- 成語解釋:
- 連狗豬都不吃他的肉。形容其人的品行極端惡劣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元后傳》:“受人孤寄,乘便利時,奪取其國,不復顧恩義。人如此者,狗豬不食其余。”
-
77
褐衣蔬食
- 成語拼音:
- hè yī shū shí
- 成語解釋:
- 褐衣:粗布衣服;蔬食:粗糙的飯食。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粗茶淡飯。形容生活困苦。
- 成語出處:
- 《史記·游俠列傳》:“故季次、原憲終年空室蓬戶,褐衣蔬食。”
-
78
饑不暇食
- 成語拼音:
- jī bù xiá shí
- 成語解釋:
- 肚子餓了也沒空吃飯。形容全神貫注地忙于事務。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神仙傳·陰長生》:“饑不暇食,思不敢歸,勞不敢息。”
-
79
饑不擇食
- 成語拼音:
- jī bù zé shí
- 成語解釋:
-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丹霞天然禪師》:“又一日訪龐居士,至門首相見。師乃問:‘居士在否?’士曰:‘饑不擇食’。”
-
80
解驂推食
- 成語拼音:
- jiě cān tuī shí
- 成語解釋:
- 驂:古代駕在車前兩側的馬。解下駕在車前兩側的馬匹,換取食物送給急需的人。指以自己的財物解救他人之急。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洗玉池銘》:“維伯時父,吊古啜泣,道縫玉人,解驂推食。”
* 最后一個字是食的成語,食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