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行字結尾的成語 (214個)

    161

    兵馬未動,糧草先

    成語拼音:
    bīng mǎ wèi dòng,liáng cǎo xiān xíng
    成語解釋:
    指出兵之前,先準備好糧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成語出處:
    林占財《森林中的遠征》:“是的,‘兵馬未動,糧草先’,這是自古以來用兵的老規矩,你們沒有糧食怎么走這么遠的路!”
    162

    不塞不流,不止不

    成語拼音:
    bù sāi bù liú,bù zhǐ bù xíng
    成語解釋:
    塞:堵塞;止:停止。比喻只有破除舊的、錯誤的東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確的東西
    成語出處:
    唐 韓愈《原道》:“然則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
    163

    代拆代

    成語拼音:
    dài chāi dài xíng
    成語解釋:
    拆:拆開,指拆閱來電來文;:發出。一般指首長不在時由專人負責代理拆閱和審批、處理公文。形容權力極大。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九回:“其時撫臺請病假,各事都由藩司代拆代。”
    164

    遁天妄

    成語拼音:
    dùn tiān wàng xíng
    成語解釋:
    謂違背自然規律而胡作非為。
    成語出處:
    南朝·宋·宗炳《明佛論》:“皆違理謬感,遁天妄,彌非真有矣。”
    165

    電照風

    成語拼音:
    diàn zhào fēng xíng
    成語解釋:
    如電光之照耀,如風之流動。比喻影響甚大。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孝標《辯命論》:“電照風,聲馳海外。”
    166

    風掣雷

    成語拼音:
    fēng chè léi xíng
    成語解釋:
    掣:閃過。風閃雷鳴。形容像刮風和響雷那樣迅速。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游越南記》:“洋場馬路,縱橫井井,雖不及上海之平坦,而馬車洋車往來絡繹,風掣雷。”
    167

    福無雙至,禍不單

    成語拼音:
    fú wú shuāng zhì huò bù dān xíng
    成語解釋: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七回:“宋江聽罷,扯定兩個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
    168

    改玉改

    成語拼音:
    gǎi yù gǎi xíng
    成語解釋:
    見“改步改玉”。
    成語出處:
    《國語·周語中》:“晉文公既定襄王于郟,王勞之以地,辭,請隧焉。王不許,曰:‘……先民有言曰:“改玉改。”’”
    169

    官止神

    成語拼音:
    guān zhǐ shén xíng
    成語解釋:
    指對某一事物有透徹的了解。
    成語出處:
    《莊子·養生主》:“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
    170

    禍不單

    成語拼音:
    huò bù dān xíng
    成語解釋:
    禍:災難;:到來。災禍的到來不只是一次。指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到來。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15回:“這才是福無雙降,禍不單。”
    171

    話不在

    成語拼音:
    huà bù zài háng
    成語解釋:
    指人說外話,話不投機
    成語出處:
    172

    踽踽獨

    成語拼音:
    jǔ jǔ dú xíng
    成語解釋:
    踽踽:孤獨的樣子。孤零零地獨自走著。形容孤獨無親或獨來獨往。
    成語出處:
    宋 張柞《祭程伊川文》:“先生踽踽獨于世,眾乃以為遷也。”
    173

    矯情飾

    成語拼音:
    jiǎo qíng shì xíng
    成語解釋:
    掩飾實情,故作姿態。同“矯情飾貌”。
    成語出處:
    《隋書 煬帝紀下》:“每矯情飾,以釣虛名,陰有奪宗之計。”
    174

    徑情直

    成語拼音:
    jìng qíng zhí xíng
    成語解釋:
    隨著意愿,順利地得到成功。
    成語出處:
    《歇冠子 著希》:“夫義,節欲而治,禮,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徑情而也。”
    175

    跨者不

    成語拼音:
    kuà zhě bù xíng
    成語解釋:
    跨:跨步前進。跨步前進的人不能走長路。比喻急于求成的人,難以持之以恒
    成語出處: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24章:“企者不立,跨者不。”
    176

    坎止流

    成語拼音:
    kǎn zhǐ liú xíng
    成語解釋:
    遇坎而止,乘流則。比喻依據環境的逆順確定進退止。語本《漢書·賈誼傳》:“寥廓忽荒,與道翱翔。乘流則逝,得坎則止。”顏師古注:“孟康曰:‘《易》坎為險,遇險難而止也。’張晏曰:‘謂夷易則仕,險難則隱也。’”
    成語出處:
    語出《漢書·賈誼傳》:“寥廓忽荒,與道翱翔。乘流則逝,得坎則止。”顏師古注:“孟康曰:‘《易》坎為險,遇險難而止也。’張晏曰:‘謂夷易則仕,險難則隱也。’”
    177

    雷厲風

    成語拼音:
    léi lì fēng xíng
    成語解釋:
    厲:猛烈;:奔跑;引申為迅速。像打雷那樣猛烈;像刮風那樣迅速。比喻對法令的執嚴厲迅速。也用來形容工作極度緊張;辦事果斷;動迅速。
    成語出處:
    宋 曾鞏《亳州謝到任表》:“運獨斷之明,則天清水止;昭不殺之戒,則雷厲風。”
    178

    名不虛

    成語拼音:
    míng bù xū xíng
    成語解釋:
    虛:不真實。傳出的名聲與實際相符,不是虛假的
    成語出處:
    《晉書·唐彬傳》:“帝顧四坐曰:‘名不虛。’”
    179

    謀聽計

    成語拼音:
    móu tīng jì xíng
    成語解釋:
    猶言言聽計從。
    成語出處:
    宋·王令《讀》:“然后天下之君,下堂去席,引手倒耳,以傾就其說而謀聽計。”
    180

    慶吊不

    成語拼音:
    qìng diào bù xíng
    成語解釋:
    慶:賀喜;吊:吊唁。不予賀喜、吊唁。原指不與人來往。后形容關系疏遠。
    成語出處:
    《后漢書·荀爽傳》:“爽遂耽思經書,慶吊不,征命不應。”
    * 最后一個字是行的成語,行字結尾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