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行字結尾的成語 (214個)

    121

    三思而后

    成語拼音:
    sān sī ér hòu xíng
    成語解釋: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過反復考慮,然后再去做。
    成語出處:
    《南齊書·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
    122

    三思而

    成語拼音:
    sān sī ér xíng
    成語解釋:
    三:再三;表示多次;思:考慮;動。經過反復考慮;然后再去做。指做事慎重。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后。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123

    束身修

    成語拼音:
    shù shēn xiū xíng
    成語解釋:
    束身:約束自身。約束自身,修養德
    成語出處:
    三國·魏·阮籍《大人先生傳》:“往者群氣爭奪,萬物死慮,支體不從,身為泥土,根拔枝殊,咸失其所,汝又焉得束身修,磬折抱鼓。”
    124

    身體力

    成語拼音:
    shēn tǐ lì xíng
    成語解釋:
    親身體驗;努力實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泛論訓》:“圣人以身體之。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 力近乎仁。”
    125

    蛇無頭不

    成語拼音:
    shé wú tóu bù xíng
    成語解釋:
    :走。比喻一個集體沒有帶頭的就動不起來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8回:“蛇無頭不,兵無主自亂,大都棄城逃生,各走各路。”
    126

    事在必

    成語拼音:
    shì zài bì xíng
    成語解釋:
    事情非做不可。
    成語出處:
    宋·蘇軾《東坡志林·養生說》:“如孫武令,事在必,何卜之有?”
    127

    勢在必

    成語拼音:
    shì zài bì xíng
    成語解釋:
    :做。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必須采取動。
    成語出處: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80回:“又知此事勢在必,次日一早,便往城外訪友去了。”
    128

    深中篤

    成語拼音:
    shēn zhōng dǔ xíng
    成語解釋:
    謂內心廉正,為淳厚。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韓安國傳》:“其人指深中篤君子。”
    129

    無脛而

    成語拼音:
    wú jìng ér xíng
    成語解釋:
    脛:小腿。沒有腿而能走。比喻事物用不著推,能迅速傳播。
    成語出處:
    漢·孔融《論盛孝章書》:“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
    130

    文人無

    成語拼音:
    wén rén wú xíng
    成語解釋:
    喜歡玩弄文字的人,品常常不端正。
    成語出處:
    明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文人無,信乎?”
    131

    信步而

    成語拼音:
    xìn bù ér xíng
    成語解釋:
    信:隨意。無目的地隨意走。
    成語出處:
    宋 陸游《龜堂雜興》詩:“曳杖東岡信步,夕陽偏向竹間明。”
    132

    秀出班

    成語拼音:
    xiù chū bān háng
    成語解釋:
    秀出:高出,引伸為才能出眾,優秀;班:班次列,指在朝為官的位次,后也指同列、同輩。才能優秀,超出同輩。
    成語出處:
    唐 韓愈《唐故江南西道觀察使洪州刺史太原王公神道碑銘》:“秀出班,乃動帝目。”
    133

    相輔而

    成語拼音:
    xiāng fǔ ér xíng
    成語解釋:
    互相協助進或互相配合使用。
    成語出處:
    明·張岱《歷書眼序》:“諏日者與推命者必相輔而,而后兩者之說始得無蔽。”
    134

    修身潔

    成語拼音:
    xiū shēn jié xíng
    成語解釋:
    修養品性,保持潔白的德
    成語出處:
    《史記·魏公子列傳》:“臣修身潔數十年,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
    135

    修身慎

    成語拼音:
    xiū shēn shèn xíng
    成語解釋:
    提高自身修養,小心謹慎
    成語出處:
    東漢·王符《潛夫論·實貢》:“夫修身慎,敦方正直,清廉潔白,恬淡無為。”
    136

    膝語蛇

    成語拼音:
    xī yǔ shé xíng
    成語解釋:
    跪著說話,伏地而。極言其畏服。
    成語出處:
    明·袁宏道《徐文長傳》:“是時公督數邊兵,威振東南,介胄之事,膝語蛇,不敢舉頭。”
    137

    鴨步鵝

    成語拼音:
    yā bù é xíng
    成語解釋:
    鴨和鵝八字步,因用以形容人走路遲緩搖晃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二折:“我覷不得你(衤肖)寬也那褶下,肚疊胸高,鴨步鵝。”
    138

    言從計

    成語拼音:
    yán cóng jì xíng
    成語解釋:
    見“言計從”。
    成語出處:
    《新唐書·李德裕傳》:“武宗知而能任之,言從計。”
    139

    魚貫而

    成語拼音:
    yú guàn ér xíng
    成語解釋:
    象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形容一個跟一個單前進。
    成語出處:
    晉·范汪《請嚴詔諭庾翼還鎮疏》:“而玄冬之月,沔漢干涸,皆當魚貫而。”
    140

    魚貫雁

    成語拼音:
    yú guàn yàn xíng
    成語解釋:
    比喻連續而進,猶如魚群相接,雁陣進。
    成語出處:
    清 馬建忠《上李伯相復議何學士如璋奏設水師書》:“所隸之艦即可成隊合操,水師之魚貫雁,即陸軍之步伐止齊。”
    * 最后一個字是行的成語,行字結尾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