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字結尾的成語 (134個)
-
61
怒形于色
- 成語拼音:
- nù xíng yú sè
- 成語解釋:
- 形:顯露;色:臉色。滿腔憤怒顯于臉上。
- 成語出處:
- 宋 洪邁《夷堅決》:“夫子賜之酒五尊。子夏怒形于色,舉足蹴其二。”
-
62
情見于色
- 成語拼音:
- qíng jiàn yú sè
- 成語解釋:
- 真情從臉色中表現出來。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俠女》:“生甚怒之,情見于色。”
-
63
清一色
- 成語拼音:
- qīng yī sè
- 成語解釋:
- 原指打麻將時由一種花色組成的一副牌。后比喻全部由同一種成分構成。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九回:“而且他[佘小觀]賭品甚高,輸得越多心越定,臉上神色絲毫不動。又歡喜做‘清一色’。所以同賭的人更拿他當財神看待。”
-
64
水光山色
- 成語拼音:
- shuǐ guāng shān sè
- 成語解釋:
- 泛指山水景色。
- 成語出處:
- 唐·薛用弱《集異記·蔣琛》:“山勢縈回水脈分,水光山色翠連云。”
-
65
十光五色
- 成語拼音:
- shí guāng wǔ sè
- 成語解釋:
- 形容景象紛繁,色彩絢麗。
- 成語出處:
- 清·歸懋儀《百字令·答龔璱人公子即和原韻》詞:“王臺問字,料理吾鄉去。海東云起,十光五色爭睹。”
-
66
天香國色
- 成語拼音:
- tiān xiāng guó sè
- 成語解釋:
- 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 成語出處:
- 唐 李濬《松窗雜錄》:“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
-
67
無聲無色
- 成語拼音:
- wú shēng wú sè
- 成語解釋:
- 沒有聲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動人。
- 成語出處:
- 《新華月報》1965年第9期:“影片并沒有真實地反映這場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而把它寫得冷冷清清,無聲無色。”
-
68
五顏六色
- 成語拼音:
- wǔ yán liù sè
- 成語解釋:
- 色彩鮮艷繁多;非常美麗。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顏六色,其形不一。”
-
69
相顧失色
- 成語拼音:
- xiāng gù shī sè
- 成語解釋:
- 相互看視而面部變色。形容幾個人一起做驚恐狀。
- 成語出處:
- 《舊五代史·周書·段希堯傳》:“使于吳越,及乘舟泛海,風濤暴起,楫師仆從,皆相顧失色。”
-
70
相視失色
- 成語拼音:
- xiāng shì shī sè
- 成語解釋:
- 彼此相看,變了臉色。多形容驚慌、驚詫的情狀
- 成語出處:
- 錢基博《吳祿貞傳》:“時良弼、姚錫光在座,相視失色。”
-
71
喜形于色
- 成語拼音:
- xǐ xíng yú sè
- 成語解釋:
- 形:表露;色:臉色。內心的喜悅表現在臉上。形容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 成語出處:
- 《北史 高允傳》:“允喜形于色,語人曰:‘天恩以我篤老,大有所賚,得以贍客矣。’”
-
72
有聲有色
- 成語拼音:
- yǒu shēng yǒu sè
- 成語解釋:
- 既有聲音;又有色澤。形容表演或說話十分生動、精彩。
- 成語出處:
- 宋 汪藻《浮溪集 翠微堂記》:“其意從謂世之有聲有色者,未有不爭而得,亦未有不終磨滅者。”
-
73
義形于色
- 成語拼音:
- yì xíng yú sè
- 成語解釋:
- 義:正義;伸張正義;形:表現;見之于形;色:臉色。伸張正義的神態流露在臉面上。
- 成語出處:
- 《公羊傳 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則人莫敢過而致難于其君者。孔父可謂義形于色矣。”
-
74
怡顏悅色
- 成語拼音:
- yí yán yuè sè
- 成語解釋:
- 猶和顏悅色。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六回:“行者又道:‘汝等莫順口兒答應,等我去了,你就不來奉承。看師父的,要怡顏悅色;養白馬的,要水草調勻;假有一毫兒差了,照依這個樣棍,與你們看看!’”
-
75
正言厲色
- 成語拼音:
- zhèng yán lì sè
- 成語解釋:
- 正:嚴正;厲:嚴厲;色:臉色。話語嚴正;態度嚴厲。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9回:“黛玉見他說的鄭重,又且正言厲色,只當是真事。”
-
76
勃然變色
- 成語拼音:
- bó rán biàn sè
- 成語解釋:
- 勃然:突然地。變色:變了臉色。突然生氣,變了臉色。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下》:“曰:‘君有大過諫;反復之而不聽,則易位。’王勃然變乎色。”
-
77
勃然作色
- 成語拼音:
- bó rán zuò sè
- 成語解釋:
- 作色:變臉色。因惱怒或驚怕而變臉色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天地》:“謂己道人,則勃然作色。”
-
78
諂詞令色
- 成語拼音:
- chǎn cí lìng sè
- 成語解釋:
- 說奉承人家的話,扮作討好人家的表情。《東周列國志》八○回:“勾踐為人機險,今為釜中之魚,命制庖人故諂詞令色,以求免刑誅。”
- 成語出處:
- 《東周列國志》八○回:“勾踐為人機險,今為釜中之魚,命制庖人故諂詞令色,以求免刑誅。”
-
79
承顏候色
- 成語拼音:
- chéng yán hòu sè
- 成語解釋:
- 看人臉色行事,不敢有不同意見。
- 成語出處:
- 北齊 魏收《魏書 寇治傳》:“畏避勢家,承顏候色,不能有所執據。”
-
80
愁顏赧色
- 成語拼音:
- chóu yán nǎn sè
- 成語解釋:
- 赧:羞慚臉紅。面帶愁容和愧色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0回:“宋江、盧俊義出內,卸了公服檏頭,上馬回營,面有愁顏赧色。”
* 最后一個字是色的成語,色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