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字結尾的成語 (72個)
-
21
家常里短
- 成語拼音:
- jiā cháng lǐ duǎn
- 成語解釋:
- 猶“家長里短”。
- 成語出處:
- 老舍《全家福》第三幕:“今天是星期天,咱們就作為是坐在茶館,談談家常里短,請把事情告訴我吧!”
-
22
家長理短
- 成語拼音:
- jiā cháng lǐ duǎn
- 成語解釋:
- 指家庭日常生活瑣事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便是褚大娘子,也和她兩年有余不曾長篇大論的談過個家長理短。”
-
23
絕長續短
- 成語拼音:
- jué cháng xù duǎn
- 成語解釋:
- 絕:截斷。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 楚策四》:“今楚國雖小,絕長續短,猶以數千里。”
-
24
人貧智短
- 成語拼音:
- rén pín zhì duǎn
- 成語解釋:
- 指人一到無路可走的時候,思想遲鈍,辦法也就不多了。同“人窮智短”。
- 成語出處:
- 《古今小說 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常言道‘人貧智短’,他恁地貧困,如何怪得他失張失智?”
-
25
人貧志短
- 成語拼音:
- rén pín zhì duǎn
- 成語解釋:
- 短:短小。人的處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 成語出處:
-
26
人窮志短
- 成語拼音:
- rén qióng zhì duǎn
- 成語解釋:
- 窮:困厄;短:短小。人的處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一回:“所謂人窮志短,我那里敢和他較量,只索避了。”
-
27
人窮智短
- 成語拼音:
- rén qióng zhì duǎn
- 成語解釋:
- 指人窮了,言行也就顯得笨拙不聰明。
- 成語出處:
- 《雞肋編》下卷引陳無己詩:“人窮令智短,百巧千窮只短檠。”
-
28
三長四短
- 成語拼音:
- sān cháng sì duǎn
- 成語解釋:
- ①同“三長兩短”。②猶閑話,壞話。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13回:“若再有三長四短,叫為兄的回去,怎生見你令尊令堂之面?”
-
29
一長兩短
- 成語拼音:
- yī cháng liǎng duǎn
- 成語解釋:
- 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
- 成語出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6回:“娘娘倘有一長兩短,小尼豈肯獨活。”
-
30
折長補短
- 成語拼音:
- zhé cháng bǔ duǎn
- 成語解釋:
- 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 初見秦》:“今秦地折長補短,方數千里,名師數十百萬,輪船國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
31
爭長競短
- 成語拼音:
- zhēng cháng jìng duǎn
- 成語解釋:
- 計較細小出入;爭競誰上誰下。
- 成語出處:
- 宋·黃庭堅《書寄祝有道》:“人家兄弟無不義者,蓋因娶婦入門,異姓相聚,爭長競短,漸漬日聞,以至背戾,分門割戶。”
-
32
爭長爭短
- 成語拼音:
- zhēng cháng zhēng duǎn
- 成語解釋:
- 計較細小出入,爭競利害得失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二折:“為利圖名呵如燕雀營巢,爭長爭短,如狼虎競食。”
-
33
道長論短
- 成語拼音:
- dào cháng lùn duǎn
- 成語解釋:
- 指評論好壞是非
- 成語出處:
- 丁玲《三日雜記》:“車子轉動的聲音擾成一片,人們在周圍道長論短,娃娃們跑來跑去,喊著媽,哄笑著,鬧成一片。”
-
34
話長說短
- 成語拼音:
- huà cháng shuō duǎn
- 成語解釋:
- 評論他人的好壞是非。
- 成語出處:
- 清·張南莊《何典》第五回:“起初還恐怕雌鬼要話長說短,遮遮掩掩的瞞著他。”
-
35
論長道短
- 成語拼音:
- lùn cháng dào duǎn
- 成語解釋:
- 議論別人的是非好壞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兩個商議定了,一對兒論長道短。”
-
36
論長說短
- 成語拼音:
- lùn cháng shuō duǎn
- 成語解釋:
- 議論別人的是非好壞。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堅瓠十集·卷堂文》:“算功課論長說短,欲訴無門。”
-
37
取長補短
- 成語拼音:
- qǔ cháng bǔ duǎn
- 成語解釋:
-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 成語出處:
-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
38
七長八短
- 成語拼音:
- qī cháng bā duǎn
- 成語解釋:
- 形容高矮、長短不齊。也指不幸的事。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3回:“左有顧大嫂,右有孫二娘,引一千余軍馬,都是七長八短漢,四山五岳人。”
-
39
取長棄短
- 成語拼音:
- qǔ cháng qì duǎn
- 成語解釋:
- 吸取長處拋棄短處。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閑情偶寄·結構》:“并前人已傳之業,亦為取長棄短,別出瑕瑜,使人知所從違。”
-
40
說長道短
- 成語拼音:
- shuō cháng dào duǎn
- 成語解釋:
- 長、短:是非;好壞。說長處;講短處。指議論別人的好壞是非。
- 成語出處:
- 漢 崔瑗《座佑銘》:“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 最后一個字是短的成語,短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