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避的成語 (21個)
-
1
水火不避
- 成語拼音:
- shuǐ huǒ bù bì
- 成語解釋:
- 謂不避艱險。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若有驅使,奮勇直前,水火不避。”
-
2
誅不避貴
- 成語拼音:
- zhū bù bì guì
- 成語解釋:
- 誅:懲罰。懲辦罪行不避忌權貴。法令面前貴賤平等
- 成語出處:
- 《晏子春秋·內篇問》:“誅不避貴,賞不遺賤,不淫于樂,不遁于哀,盡智導民而不伐聲。”
-
3
內稱不避親,外舉不避怨
- 成語拼音:
- nèi chēng bù bì qīn,wài jǔ bù bì yuàn
- 成語解釋:
- 舉:推薦。舉薦身邊的人,即使是親屬也不回避;舉薦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敵也不躲開。形容辦事公正無私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儒行》:“儒有內稱不避親,外舉不避怨,程功積事,推賢而進達之,不望其報。”
-
4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
- 成語拼音:
- nèi jǔ bù bì qīn,wài jǔ bù bì yuàn
- 成語解釋:
- 舉:推薦。舉薦身邊的人,即使是親屬也不回避;舉薦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敵也不躲開。形容辦事公正無私
- 成語出處:
- 戰國·魯·尸佼《尸子》上卷:“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仁者之于善也,無擇也,無惡也,唯善之所在。”
-
5
不避水火
- 成語拼音:
- bù bì shuǐ huǒ
- 成語解釋:
- 指不畏兇險。
- 成語出處:
- 《水滸傳》第五八回:“賢弟心中有何危厄不決之難,但請盡說不妨,便當不避水火,力為解救,與汝相助。”
-
6
臨難不避
- 成語拼音:
- lín nán bù bì
- 成語解釋:
- 避:回避。到了危難之時并不躲避。形容勇敢膽大。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4回:“夫料事能中,智也;盡心謀國,忠也;臨難不避,勇也;殺身救國,仁也。”
-
7
不避強御
- 成語拼音:
- bù bì qiáng yù
- 成語解釋:
- 避:回避;強御:有權勢的人。剛正無私,不怕有勢力的人
- 成語出處:
- 唐·權德輿《唐西川節度副大使韋公先廟碑銘序》:“操持貴幸,不避強御,繕理宮室,得其時制。”
-
8
不避湯火
- 成語拼音:
- bù bì tāng huǒ
- 成語解釋:
- 湯:沸水;火:戰火。指不畏兇險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貨殖列傳》:“前蒙矢石,不避湯火之難者,為重賞使也。”
-
9
不避斧鉞
- 成語拼音:
- bù bì fǔ yuè
- 成語解釋:
- 斧鉞: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鉞之類的兵器。形容將士英勇無畏,或烈士忠義不屈。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趙充國傳》:“愚臣伏計孰甚,不敢避斧鉞之誅,昧死陳愚,唯陛下省察。”
-
10
忠不避危
- 成語拼音:
- zhōng bù bì wēi
- 成語解釋:
- 忠:忠于。避:回避。忠于職守,不回避危險,
- 成語出處:
- 《晏子》:“忠不避危,愛無惡言。”
-
11
不避艱險
- 成語拼音:
- bù bì jiān xiǎn
- 成語解釋:
- 不畏懼艱難險阻。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蜀志 關羽傳》:“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
12
逃生不避路,到處便為家
- 成語拼音:
- táo shēng bù bì lù,dào chù biàn wéi jiā
- 成語解釋:
- 指人在逃生時慌不擇路,只要有地方躲藏就可以安家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回:“這魯達急急忙忙行過了幾處州府,正是‘逃生不避路,到處便為家’。”
-
13
赴湯跳火
- 成語拼音:
- fù tāng tiào huǒ
- 成語解釋:
- 赴:去,走向;湯:開水。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夫人說那里話!若肯在老爺前,抬舉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雖赴湯跳火,敢說不去?”
-
14
赴火蹈刃
- 成語拼音:
- fù huǒ dǎo rèn
- 成語解釋:
- 赴:前往;蹈:踩踏。赴湯蹈火。比喻不避艱險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泰族訓》:“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化之所致也。”
-
15
赴湯蹈火
- 成語拼音:
- fù tāng dǎo huǒ
- 成語解釋: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成語出處:
- 晉 稽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火。”
-
16
赴湯投火
- 成語拼音:
- fù tāng tóu huǒ
- 成語解釋:
- 赴:去,走向;湯:開水。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2回:“小人受侯爺大恩,別說行刺,就是赴湯投火也是情愿的。”
-
17
赴險如夷
- 成語拼音:
- fù xiǎn rú yí
- 成語解釋:
- 赴:投身進去;險:危險;如:像;夷:平坦。走向危險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艱險。
- 成語出處:
- 《魏書·于什門等傳論》:“史臣曰:‘于什門等或臨危不撓,視死如歸;或赴險如夷,惟義所在。’”
-
18
水火不辭
- 成語拼音:
- shuǐ huǒ bù cí
- 成語解釋:
- 見“水火不避”。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
-
19
蹈湯赴火
- 成語拼音:
- dǎo tāng fù huǒ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避艱險。
- 成語出處:
- 唐·趙元一《奉天錄》卷三:“且須散金帛,犒師旅,使聞鼓而蹈湯赴火,聞金而星布云合。”
-
20
入火赴湯
- 成語拼音:
- rù huǒ fù tāng
- 成語解釋:
- 喻不避艱險。
- 成語出處:
- 《四游記·老君道教源流》:“入火赴湯,下地上天,灰身沒命,愿隨大仙。”
* 關于不避的成語 形容不避的成語 描述不避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