癢字結尾的成語 (19個)
-
1
隔靴爬癢
- 成語拼音:
- gé xuē pá yǎng
- 成語解釋:
- 同“隔靴搔癢”。
- 成語出處:
- 清·錢大昭《邇言》卷六:“《朱子語類》云:圣人只是識得性。百家紛紛,只是不識性字。揚子鶻鶻突突,荀子又所謂隔靴爬癢。”
-
2
隔靴搔癢
- 成語拼音:
- gé xuē sāo yǎng
- 成語解釋:
- 隔著靴子撓癢癢。原為禪宗用語;比喻領會佛理不夠透徹;未能悟境觸機。后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不中肯;不貼切;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不解決問題。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康山契穩禪師》:“曰:‘恁么則識性無根去也?’師曰:‘隔靴搔癢。’”
-
3
隔靴抓癢
- 成語拼音:
- gé xuē zhuā yǎng
- 成語解釋:
- 同“隔靴搔癢”。
- 成語出處:
- 《續景德傳燈錄·安德子勝禪師》:“若也揚眉瞬目,又是鬼弄精魂,更或拈拂敲床,大似隔靴抓癢。”
-
4
不疼不癢
- 成語拼音:
- bù téng bù yǎ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做事只是做樣子,不解決實際問題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63回:“你們這班狗頭!打得太歲爺不疼不癢,好不耐煩!”
-
5
不知痛癢
- 成語拼音:
- bù zhī tòng yǎng
- 成語解釋:
- 形容麻木不仁或不知利害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2卷:“同父意見亦同,常言道:‘而今的世界只管講那道學,說正心誠意的,多是一班害了風痹病,不知痛癢之人。’”
-
6
不知疼癢
- 成語拼音:
- bù zhī téng yǎng
- 成語解釋:
- 是疼是癢都不知道。比喻不體貼,不關心。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六回:“便是留守相公自來監押時,也容我們說一句。你好不知疼癢,只顧逞辦!”
-
7
猱搔虎癢
- 成語拼音:
- náo sāo hǔ yǎng
- 成語解釋:
- 猱:猴。猱替老虎搔癢。形容表面曲意奉承,暗箭傷人
- 成語出處:
- 《賢弈編》:“虎首癢,則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覺也。”
-
8
無關痛癢
- 成語拼音:
- wú guān tòng yǎng
- 成語解釋:
- 痛癢:比喻切身相關的事。指與自身利害沒有關系。
- 成語出處:
- 清 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任憑這些民賊把他的祖傳世產怎樣割、怎樣賣、怎樣送,都當作無關痛癢的么?”
-
9
心煩技癢
- 成語拼音:
- xīn fán jì yǎnɡ
- 成語解釋:
- 煩:煩燥;技癢:指某人想表現其技藝以顯示于人。形容擅長及愛好某種技藝,一遇機會就急于表現的情態。
- 成語出處:
- 晉·潘岳《射雉賦》:“屏發布而累息,徒心煩而技癢。”
-
10
不關痛癢
- 成語拼音:
- bù guān tòng yǎng
- 成語解釋:
- 不關:不相干。比喻切身相關的事情。與自身的利害沒有關系。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回:“這里雖還有兩三個老婆子,都是不關痛癢的。”
-
11
不覺技癢
- 成語拼音:
- bù jué jì yǎng
- 成語解釋:
- 技:技藝。指具有某種技能的人,一遇機會,便情不自禁地想表現一下。
- 成語出處:
- 漢 應劭《風俗通 聲音 筑》:“漸離變名易姓,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聞其家堂上客擊筑,伎癢,不能毋出言,曰:‘彼有善不善。’”
-
12
不痛不癢
- 成語拼音:
- bù tòng bù yǎ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評論、批評等不能觸及實質;沒切中要害;不解決問題。
- 成語出處:
- 明 吳炳《情郵記 反噬》:“這事不痛不癢,卻是一個大題目。”
-
13
老虎頭上搔癢
- 成語拼音:
- lǎo hǔ tóu shàng sāo yǎ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自量力。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明史演義》第63回:“今嚴嵩父子,威焰薰天,一百個仇鸞,尚敵不過他,老虎頭上搔癢,無補國家,轉取禍戾,何苦何苦!”
-
14
皮松骨癢
- 成語拼音:
- pí sōng gǔ yǎng
- 成語解釋:
- 形容表面輕松自如而內心急切盼望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7卷:“用金花彩幣為納聘之儀,選了吉期,皮松骨癢,整備做轉運使的女婿。”
-
15
怕痛怕癢
- 成語拼音:
- pà tòng pà yǎng
- 成語解釋:
- 比喻畏首畏尾,顧慮重重。
- 成語出處:
- 張英《老年突擊隊》:“他名叫溫成書,因為做事怕痛怕癢,干哈也吞吞吐吐,沒有火氣,所以大伙把他的名字喊成為‘溫吞水’了。”
-
16
虱多不癢
- 成語拼音:
- shī duō bù yǎng
- 成語解釋:
- 債欠多了反而不憂愁。比喻困難成堆,認為反正一時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 成語出處:
- 梁實秋《懶》:“‘虱多不癢,債多不愁’,那是自我解嘲!”
-
17
預搔待癢
- 成語拼音:
- yù sāo dài yǎng
- 成語解釋:
- 癢還未發作便預先搔抓。比喻事先作多余的準備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洪忍禪師》:“師曰:‘不可預搔而待癢。’”
-
18
櫛垢爬癢
- 成語拼音:
- zhì gòu pá yǎng
- 成語解釋:
- 去臟抓癢。喻清除邪惡。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君隨往改試大理評事攝監察御史觀察判官,櫛垢爬癢,民獲蘇醒。”
-
19
知疼著癢
- 成語拼音:
- zhī téng zháo yǎ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對親人的關懷、體貼。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無奈二姐倒是個多情的人,以為賈璉是終身之主了,凡事倒還知疼著癢。”
* 最后一個字是癢的成語,癢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