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字結尾的成語 (42個)
-
21
身將就木
- 成語拼音:
- shēn jiāng jiù mù
- 成語解釋:
- 將:快要;就:趨,進;木;棺材。指人壽命已經不長,快要進棺材了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2回:“管甚么民脂民膏,竟忘了禮義廉恥,直至身將就木,還遺命叫兒子薄殯殮,勿治喪,勿禮懺。”
-
22
守株緣木
- 成語拼音:
- shǒu zhū yuán mù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根據實際情況而去做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 成語出處:
- 明·馬中錫《中山狼傳》:“乃區區循大道以求之,不幾于守株椽木乎?”
-
23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 成語拼音:
- wú yuán zhī shuǐ,wú běn zhī mù
- 成語解釋:
- 源:水源;本:樹根。沒有源頭的水,沒有根的樹。比喻沒有基礎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
24
行將就木
- 成語拼音:
- xíng jiāng jiù mù
- 成語解釋:
- 指人壽命已經不長;快要進棺材了。行將:快要;木:棺材。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
-
25
形如槁木
- 成語拼音:
- xíng rú gǎo mù
- 成語解釋:
- 槁:枯干。形體像枯干的樹木一樣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
26
倚草附木
- 成語拼音:
- yǐ cǎo fù mù
- 成語解釋:
- 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權勢的人。②謂精靈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作怪。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回:“洪教頭道:‘大官人只因好習槍棒,往往流配軍人都來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槍棒教師,來投莊上,誘些酒食錢米。’”
-
27
移花接木
- 成語拼音:
- yí huā jiē mù
- 成語解釋:
- 把某種花木的枝條嫁接到另一種花木上。比喻暗中使用手段以假換真欺騙他人。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同窗友認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
28
圓孔方木
- 成語拼音:
- yuán kǒng fāng mù
- 成語解釋:
- 把方木頭放到圓孔里去。比喻二者不能投合。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若將有限心識作無限中用,如將方木逗圓孔。”
-
29
大興土木
- 成語拼音:
- dà xīng tǔ mù
- 成語解釋:
- 興:創辦、興起。大規模地興建土木工程。多指興建宮殿、住宅或園林等。
- 成語出處:
- 《舊五代史 漢書 李守貞傳》:“以廣其第,大興土木,治之歲余,為京師之甲。”
-
30
逢場竿木
- 成語拼音:
- féng chǎng gān mù
- 成語解釋:
- 喻偶爾湊湊熱鬧的人。語本《五燈會元·南岳讓禪師法嗣·江西馬祖道一禪師》:“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 成語出處:
- 語出《五燈會元·南岳讓禪師法嗣·江西馬祖道一禪師》:“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
31
蜚瓦拔木
- 成語拼音:
- fēi wǎ bá mù
- 成語解釋:
- 形容風力迅猛
- 成語出處:
- 宋 袁文《甕牖閑評》第三卷:“余鄉常有颶風,但初來聲勢頗惡,與三州不異,人家即曰:‘報起矣!’有頃則亦蜚瓦拔木,無所不至。”
-
32
故家喬木
- 成語拼音:
- gù jiā qiáo mù
- 成語解釋:
- ①謂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眾。②喻指鄉賢。
- 成語出處:
- 《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說:“故家喬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這燈,我縣里沒不第二副。’”
-
33
教猱升木
- 成語拼音:
- jiāo náo shēng mù
- 成語解釋:
- 教猴子爬樹。比喻指使壞人干壞事。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
34
鳴雁直木
- 成語拼音:
- míng yàn zhí mù
- 成語解釋:
- 古人認為雁隨陽而處,木隨陽而直。比喻良才。
- 成語出處:
- 《梁書·袁昂傳》:“臣東國賤人,學行何取,既殊鳴雁直木,故無結綬彈冠。”
-
35
蚍蜉撼大木
- 成語拼音:
- pí fú hàn dà mù
- 成語解釋:
- 撼:搖動。螞蟻想搖動大樹。比喻不自量力
- 成語出處:
- 宋·趙與時《賓退錄》第二卷:“蚍蜉撼大木,多見不知量也。”
-
36
池魚林木
- 成語拼音:
- shi yú lín mù
- 成語解釋:
- 比喻無辜而受連累,遭禍害。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說山訓》:“楚王亡其猿,而林木為之殘;宋君亡其珠,池中魚為之殫。”
-
37
聲振林木
- 成語拼音:
- shēng zhèn lín mù
- 成語解釋:
- 形容歌聲或樂器聲高亢宏亮。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湯問》:“餞于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
-
38
泰山梁木
- 成語拼音:
- tài shān liáng mù
- 成語解釋:
- 象泰山崩塌,梁木毀壞一樣。比喻偉人死亡。
- 成語出處:
- 《禮記·檀弓上》:“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于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染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
39
心如槁木
- 成語拼音:
- xīn rú gǎo mù
- 成語解釋:
- 猶心若死灰。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0回:“那個夸說李家小姐標致,說的心如槁木的一位太史公,心中活潑起來。”
-
40
依草附木
- 成語拼音:
- yī cǎo fù mù
- 成語解釋:
- 原指鬼神有所依憑,擅作威福。后比喻憑借他人勢力,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別人。
- 成語出處:
-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著俺家名姓,做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
* 最后一個字是木的成語,木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