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字結尾的成語 (208個)
-
81
打腫臉裝胖子
- 成語拼音:
- dǎ zhǒng liǎn zhuāng pàng zǐ
- 成語解釋:
- 比喻沒有能耐或內里空虛,卻要硬撐門面裝作了不起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你也不要在我老張面前打腫臉裝胖子,硬不要朋友幫助。”
-
82
惡虎不食子
- 成語拼音:
- è hǔ bù shí zǐ
- 成語解釋:
- 即使兇惡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傷害親近者。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杭州龍華寺靈照真覺禪師》:“山僧失口曰:‘惡習虎不食子。’”
-
83
福孫蔭子
- 成語拼音:
- fú sūn yīn zǐ
- 成語解釋:
- 謂福蔭及于子孫。
- 成語出處:
- 元·本高明《琵琶記·五娘葬公婆》:“這墳呵,只愿得中干燥,福孫蔭子也者難料;便蔭得個三公,也濟不得親老。”
-
84
廣寒仙子
- 成語拼音:
- guǎng hán xiān zǐ
- 成語解釋:
- 廣寒:即廣寒宮,傳說中月亮上的仙宮。廣寒宮里的仙子——嫦娥。
- 成語出處:
- 元·高明《琵琶記·伯喈牛小姐賞月》:“環珮濕,似月下歸來飛瓊。那更,香鬢云鬟,清輝玉臂,廣寒仙子也堪并。”
-
85
過河卒子
- 成語拼音:
- guò hé zú zǐ
- 成語解釋:
- 象棋規則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過了河之后可以橫著走,威力更大。比喻只能前進,不能后退。
- 成語出處:
- 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62回:“這是‘做了過河卒子,只有拼命向前’的時候呀!”
-
86
狗拿耗子
- 成語拼音:
- gǒu ná hào zǐ
- 成語解釋:
- 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閑事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4回:“你這孩子,才叫他娘的‘狗拿耗子’呢!你又懂得幾篇兒幾篇兒。”
-
87
高業弟子
- 成語拼音:
- gāo yè dì zǐ
- 成語解釋:
- 高業:高才。指優秀的門生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鄭玄傳》:“馬融門徒四百余人,升堂進者五十余生,融素驕貴,玄在門下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子傳授于玄。”
-
88
畫荻教子
- 成語拼音:
- huà dí jiào zǐ
- 成語解釋:
- 荻:蘆葦。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
- 成語出處:
- 《宋史·歐陽修傳》:“家貧,致以荻畫地學書。”
-
89
華顛老子
- 成語拼音:
- huá diān lǎo zǐ
- 成語解釋:
- 華:頭發花白;顛:頭顱。指頭發花白的老頭子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18回:“最難得的,仍是原班,不弱一個!不是綠鬢少年,都換了華顛老子了。”
-
90
河東獅子
- 成語拼音:
- hé dōng shī zǐ
- 成語解釋:
- 舊指妒悍的婦女。
- 成語出處:
- 明·梅鼎祚《玉合記·砥節》:“吼動河東獅子,驚回海底鷗兒。”
-
91
黃口孺子
- 成語拼音:
- huáng kǒu rú zǐ
- 成語解釋:
- 黃口:兒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3回:“朕用兵老矣,豈反不如一黃口孺子耶!”
-
92
火妻灰子
- 成語拼音:
- huǒ qī huī zǐ
- 成語解釋:
- 焚妻滅子。指毀棄家室。
- 成語出處:
- 漢·楊雄《法言·淵騫》:“離(要離)也,火妻灰子,以求反于慶忌,實蛛蝥之劘也,焉可謂之義也?”李軌注:“離,山平人,而焚燒妻子,詐為吳讎,求信于慶忌,反而刺之。”
-
93
街溜子
- 成語拼音:
- jiē liū zǐ
- 成語解釋:
- 指游蕩街衢、不務正業的奸滑之徒
- 成語出處:
-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四章:“你看他在黃堡興盛德字號當過伙計的那身街溜子氣吧!”
-
94
將門無犬子
- 成語拼音:
- jiàng mén wú quǎn zǐ
- 成語解釋:
- 將門:將、相的家庭。比喻父輩有才能,子孫也不會有庸才俗輩。
- 成語出處:
-
95
扣帽子
- 成語拼音:
- kòu mào zǐ
- 成語解釋:
- 把不好的名目硬加在人頭上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事情正在起變化》:“人們反對扣帽子,這只是反對共產黨扣他們的帽子。”
-
96
愷悌君子
- 成語拼音:
- kǎi tì jūn zǐ
- 成語解釋:
- 愷悌:平易近人。和樂平易而厚道的人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十二年》:“愷悌君子,神所勞矣。”
-
97
亂扣帽子
- 成語拼音:
- luàn kòu mào zǐ
- 成語解釋:
- 指隨意給別人定性
- 成語出處:
-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卷:“你亂扣帽子。”
-
98
犁牛之子
- 成語拼音:
- lí niú zhī zǐ
- 成語解釋:
- 比喻父雖不善卻無損于其子的賢明。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
99
牢什古子
- 成語拼音:
- láo shí gǔ zi
- 成語解釋:
- 指討厭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6回:“關在這牢坑里,學這牢什古子。”
-
100
勞什子
- 成語拼音:
- láo shí zǐ
- 成語解釋:
- 指討厭的東西或一般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識,還說靈不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
* 最后一個字是子的成語,子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