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開頭的成語 (14個)
-
1
蠹國病民
- 成語拼音:
- dù guó bìng mín
- 成語解釋:
- 危害國家和人民。同“蠹國害民”。
- 成語出處:
- 元 劉祁《歸潛志》卷十三:“因思一時富貴權勢之人,生長紈綺中……非惟不知稼穡之艱難,流于奢淫以蠹國病民,抑又不知世間溫飽安逸之正味為不少。”
-
2
蠹國耗民
- 成語拼音:
- dù guó hào mín
- 成語解釋:
- 危害國家和人民。同“蠹國害民”。
- 成語出處: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如是我聞一》:“彼募化亦謀食之一道,必以其不耕不織為蠹國耗民,彼不耕不織而蠹國耗民者,獨僧尼耶?”
-
3
蠹國殃民
- 成語拼音:
- dù guó yāng mín
- 成語解釋:
- 危害國家和人民。同“蠹國害民”。
- 成語出處:
- 《明史 方從哲傳》:“代營榷稅,蠹國殃民。”
-
4
蠹政害民
- 成語拼音:
- dù zhèng hài mín
- 成語解釋:
- 危害國家和人民。同“蠹國害民”。
- 成語出處:
- 《周書 晉蕩公護傳》:“凡所委任,皆非其人,兼諸子貪殘,僚屬縱逸,恃護威勢,莫不蠹政害民。”
-
5
蠹國殘民
- 成語拼音:
- dù guó cán mín
- 成語解釋:
- 危害國家和人民。同“蠹國害民”。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張誠一責授左武衛將軍制》:“乃者奸言诐行,蠹國殘民之狀,論者紛然,方議其罪,而悖德隱惡,達于朕聽,考實其狀,至不忍言。”
-
6
蠹政病民
- 成語拼音:
- dù zhèng bìng mín
- 成語解釋:
- 危害國家和人民。同“蠹國害民”。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時皓[孫皓]居武昌,揚州百姓溯流供給,甚苦之;又奢侈無度,公私匱乏。陸凱上疏諫曰:‘……又左右皆非其人,群黨相挾,害忠隱賢,此皆蠹政病民者也。’”
-
7
蠹眾木折
- 成語拼音:
- dù zhòng mù zhé
- 成語解釋:
- 蛀蟲多了,木頭就要折斷。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災禍。
- 成語出處:
- 《商君子·修權》:“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
-
8
蠹眾木折,隙大墻壞
- 成語拼音:
- dù zhòng mù zhé,xì dà qiáng huài
- 成語解釋:
- 蠹:蛀蟲;折:斷;隙:縫隙。蛀蟲多了,木頭就要折斷。墻縫大了就要倒。比喻為害太多,必定造成災禍,錯誤不及時糾正,就會造成禍害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商鞅《商君書·修權》:“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
-
9
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
- 成語拼音:
- dù zhuó pōu liáng zhù,wén méng zǒu niú yáng
- 成語解釋:
- 蠹:蛀蟲;剖:破開;虻:蚊蟲。蛀蟲能毀壞梁柱,蚊虻可以趕走牛羊。比喻忽視微小的有害因素就會產生大的禍患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故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謂也。”
-
10
蠹國害民
- 成語拼音:
- dù guó hài mín
- 成語解釋:
- 蠹:損害。危害國家,殘害人民。
- 成語出處:
- 《京本通俗小說 拗相公》:“陰司以兒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專一任性執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國害民,怨氣騰天。”
-
11
蠹居棋處
- 成語拼音:
- dù jū qí c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壞人深入社會,散布各處。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孽臣奸隸,蠹居棋處,搖毒自防,外順內悖。”
-
12
蠹簡遺編
- 成語拼音:
- dù jiǎn yí biān
- 成語解釋:
- 泛指殘存的書籍。
- 成語出處:
- 唐 羅隱《詠史》:“蠹簡遺編試一尋,寂寥前事似如今。”
-
13
蠹書蟲
- 成語拼音:
- dù shū chóng
- 成語解釋:
- 蛀書的蟲子。比喻讀死書的人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雜詩》:“豈殊蠹書蟲,生死文字間。”
-
14
蠹啄剖梁柱
- 成語拼音:
- dù zhuó pōu liáng zhù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故或災害剛一發生就立刻防止。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故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謂也。”
* 第一個字是蠹的成語,蠹字開頭的成語,蠹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