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開頭的成語 (31個)
-
21
草茅之臣
- 成語拼音:
- cǎo máo zhī chén
- 成語解釋:
- 草茅:雜草。比喻在野無權的人
- 成語出處:
- 《儀禮·士相見禮》:“在野則曰草茅之臣。”
-
22
草木知威
- 成語拼音:
- cǎo mù zhī wēi
- 成語解釋:
- 連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勢極大。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張萬福傳》:“朕謂江淮木草亦知爾威名。”
-
23
草頭天子
- 成語拼音:
- cǎo tóu tiān zǐ
- 成語解釋:
- 強盜的頭領,舊時亦指入山聚眾起義的首領。
- 成語出處:
- 《京本通俗小說 馮玉梅團圓》:“蛇無頭而不行,就有個草頭天子出來。此人姓范名汝為,仗義執言,救民水火。”
-
24
草行露宿
- 成語拼音:
- cǎo xíng lù sù
- 成語解釋:
- 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遠路的人艱苦和匆忙的情形。
- 成語出處:
- 《晉書 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十七八。”
-
25
草創未就
- 成語拼音:
- cǎo chuàng wèi jiù
- 成語解釋:
- 草創:開始創辦或創立;就:完成。剛開始做,尚未完成。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以就極刑而無慍色。”
-
26
草腹菜腸
- 成語拼音:
- cǎo fù cài ch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毫無才學。亦用為謙詞。
- 成語出處:
- 元 劉唐卿《降桑椹》第一折:“老夫疏于學問,草腹菜腸,對著眾位長者,也吟詩一首,萬望勿哂者。”
-
27
草滿囹圄
- 成語拼音:
- cǎo mǎn líng yǔ
- 成語解釋:
- 監獄里長滿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極少。
- 成語出處:
- 《隋書·劉曠傳》:“在職七年,風教大洽,獄中無系囚,爭訟絕息,囹圄盡皆生草,庭可張羅。”
-
28
草蛇灰線
- 成語拼音:
- cǎo shé huī xi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物留下隱約可尋的線索和跡象。
- 成語出處:
- 《花月痕》第五回回評:“寫秋痕,采秋,則更用暗中之明,明中之暗……草蛇灰線,馬跡蛛絲,隱于不言,細入無間。”
-
29
草衣木食
- 成語拼音:
- cǎo yī mù shí
- 成語解釋:
- 木:樹。編草為衣,以樹木果實為食。形容衣食簡單,生活清苦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這出家無過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
30
草長鶯飛
- 成語拼音:
- cǎo zhǎng yīng fēi
- 成語解釋:
- 鶯:黃鸝。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
31
草船借箭
- 成語拼音:
- cǎo chuǎn jiè jiàn
- 成語解釋:
- 運用智謀,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6回回目:“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
* 第一個字是草的成語,草字開頭的成語,草字開頭的成語